出席臺灣人工智慧年會 蕭美琴:AI是臺灣未來經濟動能
副總統蕭美琴今(9)日出席「2025年臺灣人工智慧年會」,蕭於致詞時提到,人工智慧不僅是臺灣未來數十年的主要經濟動能,更是推動社會進步、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力量。(賀培晏攝)
副總統蕭美琴今(9)日出席「2025年臺灣人工智慧年會」,蕭於致詞時提到,人工智慧不僅是臺灣未來數十年的主要經濟動能,更是推動社會進步、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力量,尤其臺灣作爲全球半導體中心,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與優秀人才,且能在有限資源下創造世界級成果,相信未來臺灣仍能持續處於領先地位。
2025年臺灣人工智慧年會邀請學界、產業界等人士與會,包含蕭美琴、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臺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副董事長魏啓林等人,共同探討及交流臺灣AI發展與目標。
蕭美琴提到,臺灣發展AI不僅追求速度,更需注重均衡發展,目標讓中小微型企業、傳統產業、農業與醫療等各行各業都能共享AI帶來的紅利,而個人方面,也致力讓各族羣都有學習並運用AI的機會,期盼AI成爲均衡臺灣的重要力量,連接世界、守護在地,追求進步的同時堅持價值。
蕭美琴指出,AI不僅帶來發展機會,也衍生出市場轉型、假訊息擴散、演算法偏差等議題需要謹慎應對,倘若掉以輕心難保科技發展不會成爲「失控的野馬」,因此臺灣作爲民主社會,要讓AI帶來信任與自由,成爲推進百工百業成長的實質幫助。
魏啓林強調,在川普將全球產業重組後,臺灣所擁有的人工智慧基礎絕對是成爲全球強國的動力,遂必須維持智慧晶片、半導體、硬體設備等優勢,不可讓給美國,而要培養臺灣百工百業的發展,仍需要政府積極幫助穩定基礎建設,確保能源電力充足,以支持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及各行各業深化AI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