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37天化作大體老師 陸父母捐兒遺體供研究:給其他孩子留希望
喜樂生前特別愛笑。(微信公衆號@浙大兒院)
9月12日下午4時48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深切治療部,出生僅237天的喜樂(化名)離開了人間。在生命的終點,其父母決定讓兒子化作「大體老師」,將遺體捐獻給杭州醫學院,供兒童疾病研究,爲其他孩子留下希望。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介紹,喜樂今年1月18日出生,卻因病多數日子在病牀上度過。喜樂媽媽是一名護士,原本想將兒子的器官捐贈幫助其他孩子,但因兒子病重太久,內臟器官衰竭而未能實現,最終決定讓兒子化作大體老師,「就算救不了當下,也要給後來的孩子留希望」。
浙大兒院CICU主任施珊珊憶述,喜樂患有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在外院做完手術後出現進行性的肺靜脈狹窄,多次呼吸衰竭後送到浙大兒院搶救,但最後因爲肺出血、嚴重低氧血癥死亡。
據介紹,肺靜脈是氧合後的血液流回心臟的通道,一旦變窄甚至堵死,就像水流被卡在半路。肺部瘀血、肺動脈高壓會令患兒氣促、肺瘀血、呼吸心力衰竭。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術後,發生肺靜脈狹窄不算常見,卻很兇險。做手術是主要辦法,但血管太細,術後容易再狹窄。不少患兒要多次治療,預後因人而異。
9月16日,杭州醫學院舉行了簡單的遺體告別儀式,送別了只來到人間237天的小天使。
延伸閱讀:
24歲醫生遇死亡車禍捐贈器官救五人 家屬:這是他最後一次救人
5歲男童病逝後捐獻器官助5人重生 家屬: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生命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