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三建言 發揮綠能轉型策略價值

臺灣再生能源佔比持續攀升,爲確保能源利用效率與供電穩定,儲能系統已成爲不可或缺的能源調度工具。近年政府積極推動表前儲能建置,累積豐碩成果,爲電力系統注入穩定支撐力。目前政策進一步聚焦在表後儲能與光儲合一制度,促使儲能朝向分散化配置,強化電網韌性,以務實的作法符合民間與產業發展需求。爲發揮儲能系統在綠能轉型的策略價值,提出以下3點建議:

臺科大特聘教授郭政謙。臺科大/提供

一、開放電力逆送機制,強化靈活調度能力:在電網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建議逐步開放具備儲能的設施向電網逆送電力,讓系統在尖峰或離峰時段更具充放電彈性,進一步提升整體調度效率與備援能力。

二、擴充電力交易平臺產品,促進虛擬電廠發展:應豐富電力交易平臺的產品,使儲能系統結合負載或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等分散式能源資源(或稱爲虛擬電廠),能在時間電價及RE100的需求下,在自由交易市場取得足夠的商業利基,激發更多參與者加入電力交易平臺提供服務,減少未來供電不均及提高穩定度。

三、建立獨立機構,強化市場公平與透明:爲避免現行制度中調度與電業角色重疊造成的爭議,建議設立獨立電力調度中心或獨立電力交易平臺,使市場運作更加公正、透明,也可降低國營事業面對輿論壓力的風險,並提升制度公信力。

面對全球能源轉型與電網現代化趨勢,臺灣儲能政策已邁入新階段。透過制度創新與市場設計優化,有望加速儲能與再生能源的融合應用,推動我國邁向穩定、韌性與永續的電力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