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鋰再生石墨烯 申請再利用機構
處鋰科技的再生石墨烯已陸續導入油墨、冷卻液、機油、玻璃等工業產品改質。圖/處鋰科技提供
專注鋰電池材料回收與再生石墨烯應用一貫化研發、製造的處鋰科技,7月4日宣佈核心產品「再生石墨烯粉末」通過ISO認證,依據ISO 14021國際標準,完成再生材料(Recycled Content)自我宣告,成爲臺灣首批依此國際規範發表之碳基再生產品,未來將具備完整追溯製程與第三方查覈能力,符合國際ESG材料採購趨勢。
作爲全臺唯一專注鋰電池再生負極材料精煉企業,處鋰科技現正積極辦理「再利用機構」許可申請,期盼透過合法化與系統化運作,建立完整從廢棄鋰電池、到再生石墨、物理性石墨烯的「碳材料循環再生鏈」,推動從臺灣本土出發的低碳製造與資源再利用的鋰電池永續循環。
處鋰科技董事長陳文賢表示,本次宣告之「再生石墨烯粉末(Graphene Powder,Recycled Grade)」,其原料100%來自廢棄鋰電池負極人工石墨,屬於消費後回收材料(Post-Consumer Recycled, PCR)。全程採用綠色製程,包括非熱處理、非化學浸蝕、無酸鹼與有機溶劑,加上物理性的石墨剝離與乾燥,製成少層奈米石墨烯粉末,產品具高純度(>99%)、高石墨化度(100%)等優異性質。在低碳、無毒、可循環制造理念下,製程廢水皆採封閉循環處理,杜絕了酸鹼廢液排放,乾燥後副產物也可作爲陶瓷釉料等材料進一步再利用循環。
陳文賢指出,傳統石墨烯製程仰賴天然礦產開採與氧化/還原化學程序,缺點是成本高昂、碳排嚴重,更涉及重金屬與高腐蝕性廢液風險。處鋰科技的自主專利綠色再生技術,成功突破傳統技術限制,兼容環保、低成本與低能耗優勢,成功用於功能性紡織、導電塑料、複合材料與塗料等產業之新興ESG材料來源。
處鋰科技並已向政府主管機關申請「再利用機構」許可,期盼帶頭建立合法化碳材料回收與再利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