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收穩定幣當貨款?兆豐金董座:先想清楚這三件事
穩定幣。(示意圖/Shutterstock)
出口商客戶收到穩定幣貨款,該怎麼處理?兆豐金控董事長董瑞斌在接受網路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是銀行實務上已經遇到的情況,企業要不要收取美元穩定幣貨款,要考慮三件事,一是收了之後能否使用,二是要換回現金是否方便,三是發行穩定幣的公司是否有信用風險。
董瑞斌表示,「假設上游廠商也願意收美元穩定幣,或員工願意拿美元穩定幣當成薪水,企業自然可以收,因爲已有使用的管道」,其次,要將穩定幣換成新臺幣、美元等法定貨幣是否方便,有沒有差價或時間落差等問題。
第三是發行機構的信用風險;美國現行規定,除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外,重度使用現金交易的廠商也可以發行穩定幣,例如好市多(Costco)、沃爾瑪(Walmart)等大型零售商,但投資公司不能發,因爲美國不希望穩定幣成爲投資工具,因此,發行機構的信用風險,就是出口商必須審慎考慮的重點。
董瑞斌表示,銀行是信用風險專家,可以協助客戶進行評估,另外,也可以幫出口商客戶將手中的穩定幣兌換成法幣,不論是美元、日圓或新臺幣等,只是需要收取一些手續費。
至於臺灣要不要積極發展穩定幣,兼任銀行公會理事長、央行理事的董瑞斌說,目前全球發展方向分成兩大類,美國鼓勵創新,當然其背後動機是穩定幣發行可創造美國政府債券需求;另一個發展方向是歐盟,態度偏謹慎,考量三項重點,包括資訊安全、交易安全與價值安全。有些穩定幣過去曾發生價格劇跌情況,這可能釀成擠兌風險,進而衝擊金融穩定。
除此之外,也要守好臺灣的貨幣主權,央行纔有貨幣政策的執行空間、經濟發展才能維持平穩。
董瑞斌認爲,歐洲央行採取比較穩健的方式,同時考慮到使用者的安全、金融穩定與貨幣主權等問題,這些問題若都能充分考量,對於臺灣發展穩定幣,他當然是「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