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產業面臨雙重壓力 輸出入公會聯誼會籲穩定電價、保障產業根留臺灣
▲輸出入公會聯誼會呼籲穩定電價,保障產業根留臺灣。(圖/輸出入公會聯誼會)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新臺幣在2025年持續升值,加上美國擬議中調高的關稅,臺灣出口導向產業正面臨雙重衝擊。中華民國輸出入業同業公會聯誼會指出,近期接獲許多出口業者反映,匯率升值與關稅變動加重出口壓力,經營面臨困境,當前正是政府全力穩定經營環境的關鍵時刻,只有穩定電價,才能守住產業競爭力,讓企業持續深耕臺灣、佈局全球。
美國政府今年4月2日所宣佈對臺灣商品課徵32%的「對等關稅」政策,雖目前已暫緩90天,且政府談判團隊正努力爭取最佳條件中,但高幅關稅烏雲陰霾仍籠罩中。
同時,臺幣的高幅升值又對出口產業另一衝擊。今年1月至5月12日間,新臺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約7.5%,爲亞洲主要經濟體中升值最多的貨幣。相比之下臺灣主要競爭對手國如韓圜升值3.7%,人民幣僅1.0%,泰銖2.4%,越南盾則貶值約2.7%。臺幣快速升值,對出口業者造成重大壓力。
在外部壓力升高之際,國內營運成本上升亦會削弱產業根留意願。臺電自2022年起連續虧損,三年累計達新臺幣4,229億元,負債比率超過92%。爲因應成本壓力,2022至2024年間工業用電平均電價已累計調漲逾106%。若沒有政府撥補與財政挹注,電價可能再度上漲,對產業形成更大負擔。
輸出入公會聯誼會由全臺173家進出口與輸出入公會共同成立,長年整合產業意見、提供政策建言,協助業者推動經貿發展。該會強調,當前已非僅靠市場機制因應,政府應積極穩定電價結構,幫助企業挺過外部挑戰,唯有在能源政策、匯率與關稅壓力交織下,協助廠商控制成本,才能爲出口產業爭取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