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也能做環保愛地球!減碳旅行的5個實用小技巧

▲減塑旅行從一個水壺、一件快乾衣物、一個肥皂開始,讓每一次出走都更輕盈、更環保,也更貼近地球的溫柔。(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下同)

記者張芳瑜/綜合報導

旅行,是人類探索世界的本能。從古至今,人們總是不斷離開熟悉的家園,橫越山海,只爲了解遠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即使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碳足跡的影響,但探索世界的渴望仍舊存在,那麼我們該如何用更輕盈、對地球更友善的方式來旅行呢?以下國外網站《Treehugger》整理了出5種簡單的做法,也許乍聽之下覺得沒有什麼用處,但當很多人一起實踐時,就能產生真正的改變。

小行動1:避開旅遊旺季出遊

選擇非旺季或淡季(例如初春、初秋)旅行,堪稱最聰明的旅遊秘訣之一!不僅機票與住宿更便宜,還能避開人潮、縮短排隊時間;當地居民也會更樂於與旅客互動,花出去的錢對當地經濟的幫助也更實質。

大影響:

平日出發,通常更容易訂到直飛航班,這對環境友善許多。飛機在起飛與爬升階段會耗費最多燃料(高達25%),而直飛能大幅減少中途起降所需的能源消耗。根據《Treehugger》的報導:「雖然轉機航班在金額上可能便宜,但它們在碳排上代價更高。」

小行動2:打造旅行膠囊衣櫥(Capsule Wardrobe)

旅行時行李越輕,飛機需要消耗的燃料也越少。建議攜帶「能互相搭配、可重複穿搭」的服飾,例如中性色系、多功能款式,並優先選擇可以手洗、快乾的布料,既省空間也有型。

大影響:

根據《Aviation Benefits Beyond Borders》資料,芬蘭航空(Finnair)曾表示:若每位乘客減少5公斤行李,整體減碳量可達17,000公噸,相當於從赫爾辛基到巴黎往返400次的碳排量。

小行動3:重新思考你的盥洗用品

拋開飯店裡的迷你瓶裝品,改用自己準備的「固態輕量洗沐用品」吧!像是洗髮皂、潤髮棒、固態乳液、牙膏錠等,不只體積小,還能減少塑膠包裝。甚至可以選用「一物多用途」的商品,例如一款乳霜可當護髮、潤膚、刮鬍膏使用,一瓶多用超方便。

或是乾粉洗髮粉、可撕片型洗面皂等,都適合旅行使用;也可以用矽膠瓶分裝平常在家中的愛用品,自組成一套設計感又實用的旅行組。

大影響:

全球每年有數億個迷你盥洗用品瓶被浪費,不但內容物常沒用完,塑膠瓶更因太小難以回收。包括萬豪(Marriott)與洲際酒店(InterContinental)等大型集團,已宣佈將逐步停用這類瓶裝。萬豪更表示:每年減少5億小瓶,可省下170萬磅塑膠。

小行動4:隨身攜帶無塑生活小物

旅途中也別忘了你的「無塑生活」習慣!別讓旅行變成你暫時放棄環保的藉口,畢竟最直接受到影響的,往往是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

建議帶上:

* 可重複使用的水瓶(最好附濾芯)* 可摺疊保溫杯* 帶個環保購物袋(好收納也實用)* 零廢餐具包:可重複使用的筷子、叉子、小餐盒、布巾

這些裝備能幫你在買外帶食物、吃街頭小吃,甚至打包剩菜時減少一次性垃圾。

大影響:

研究指出,地中海地區在旅遊旺季的海洋垃圾量會增加多達40%。而全球約有80%的旅行活動都發生在海岸地區,這些區域對塑膠污染特別敏感,減塑從你我做起。

小行動5:出門在外,也別忘了照顧你的家

當你外出旅遊時,家裡不需要維持「全開模式」:

* 將冷氣/暖氣溫度調整到節能模式* 拉上窗簾或百葉窗,減少日曬與溫度波動* 將熱水器調到最低設定* 停止報紙、雜誌寄送以免堆積* 關閉電視、電腦與不必要的插座,或啓動「睡眠模式」

特別注意所謂的「吸血電力」與「網路待命電力」,這類電器(如智慧門鎖、燈光系統、監視器)即使不用,仍耗電。可挑選節能產品,或使用定時排程、自動斷電器,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大影響:

《The Climate Diet》作者 Paul Greenberg 指出:只要將恆溫器調低一度,就能讓北方氣候地區的家庭每年減少約40公斤的碳排放量。看似微小,卻是實實在在的氣候貢獻。

讓旅行更溫柔,從每個小舉動開始

永續旅行不是一蹴可幾,而是從一瓶固態洗髮精、一個環保杯、一趟平日直飛航班開始的。當你選擇以更溫柔的方式看世界,你就是正在用行動守護這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