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刷卡幣別怎選才省?旅遊達人揭陷阱:多付好幾趴
不少人出國購物會選擇刷卡付款。(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出國消費,常不知道刷卡要選擇什麼幣別比較划算,旅遊達人「蓋瑞哥 機票獵人」以自身在日本的經驗爲例,指選擇臺幣刷卡會讓消費成本高出好幾趴,因爲店家或收單銀行會用較差的匯率換算,加上手續費,使得結帳金額比使用當地貨幣更貴,建議出國刷卡時,應以當地貨幣結帳,纔是最保險也最划算的方式。
蓋瑞哥前天(29日)在臉書粉專分享,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時,購物結帳遇到3次「動態貨幣轉換」(DCC)陷阱,刷卡機出現臺幣與日圓兩種選項,有些店員會請他選擇貨幣,甚至建議直接選臺幣,讓人誤以爲這樣可省下海外手續費,或更方便和朋友分帳。
蓋瑞哥指出,海外刷卡選擇臺幣結帳反而更吃虧,因爲店家或收單銀行會以較差匯率換算,再加上手續費,總成本常比使用當地貨幣高,例如原本只需1622元的交易,選臺幣後卻變成1688元,「按錯一個鈕,當場就要多付4%」,他建議應選擇當地貨幣付款,讓VISA或Mastercard依接近市場即期匯率換算成臺幣,不僅較划算,還能拿到海外消費回饋。
蓋瑞哥說,爲了避免掉入「動態貨幣轉換」(DCC)陷阱,刷卡時無論機器介面如何設計、店員怎麼建議,都應堅持以「當地貨幣」付款,並清楚表達「In local currency, please」(請用當地貨幣結帳);同時也要留意簽單上的幣別是否爲外幣,若不小心使用了DCC,可嘗試要求取消交易並重新刷卡。
蓋瑞哥強調,DCC不全然是壞處,對需要報帳或怕刷錯金額的人來說非常方便,但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出國刷卡選擇當地貨幣,始終是最保險也最省錢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