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回臺帶6類物品恐挨罰 內行曝管道:一情況可入境
民衆出國都會買伴手禮回臺,要特別注意。(示意圖,記者範揚光/攝影)
民衆出國都會買伴手禮回臺,但入境管制有規定,若不符合規範,不僅會被挨罰,還可能被沒收,《Social Lab社羣實驗室》整理近1年「出國回臺禁帶6大物品」,分別是肉品類、蔬果類、植物類、動物產品、電子煙、蛋奶類等。有過來人說,以含有豬肉的泡麪、餅乾來說,想帶回臺灣可走申報通關路線,當場檢查OK就可帶走。
《Social Lab社羣實驗室》於官網指出,許多食品、產品皆有入境管制,若未經申報檢疫且合格,都不可隨意攜帶入臺灣,否則恐面臨罰款,甚至沒收。透過《OpView社羣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出國回臺禁帶物品」,6大禁物包括肉品類、蔬果類、植物類、動物產品、電子煙、蛋奶類等。
《Social Lab社羣實驗室》說,6大禁物以「肉品類」最受關注。關務署提醒所有肉類製品,包括真空包裝都需要申報檢疫,幾乎所有的禽畜類肉類及加工品都不得攜帶入臺灣,若是經過高溫高壓處理,不帶活病毒的含肉產品則不受管制。也有網友追問含有豬肉調味粉的泡麪,或是豬肉成分的餅乾,可否帶回臺灣?對此有過來人建議,直接走申報通關的路線,「當場檢查ok,就可以帶走」,但也提醒,若是明確禁止入境的肉類食品,千萬別硬闖。
《Social Lab社羣實驗室》提到,根據我國入境規範,新鮮蔬菜與水果皆不能帶回國內,但如果是已經完整加工的果乾或水果罐頭等,則不在限制名單上。至於植物類,農業部表示,不管是植物全體或是部分的根莖葉花果種子,只要是生鮮未經加工或具有發芽能力的,都在禁止範圍裡。
除此之外,未加工完全的動物產品、電子煙及新鮮蛋奶類等也都在入境的管制範圍內,建議下次在出國準備大肆採購前,先確認最新的官方資訊,能避免違規受罰,也能更安心地將伴手禮順利帶回家。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