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讀書常被酸?她聽「這句話」秒氣炸 網一面倒不挺:照樣洗進哈佛

一名女網友坦言,有許多人經常酸留學生「美國名校有錢就能念」,讓她非常不開心。示意圖/ingimage

不少人認爲能夠出國唸書的學生,家境應該都不錯,才得以扛住學費與生活開銷的壓力。對此,一名女網友在Dcard指出,有許多人經常藉此大酸「美國名校有錢就能念」,讓她非常不開心,不解大家爲何會有這種錯誤認知,忍不住開嗆「不要再安慰自己只是沒錢所以念不到」。

原PO表示,每次只要看到有網友分享自己考上美國名校,有其他人在留言區酸「有錢就能念」時,都會讓她當下心情變得很差。她坦言,就算某些學生家裡有錢,也不代表一定可以申請上頂尖學校。

原PO指出,她承認到美國讀書確實要有錢,但不能認爲全部的名校學生都是靠花錢入學,「那種人根本鳳毛麟角,你我都不可能」。此外,她認爲美國頂尖學士學位的申請難度比臺灣頂大高,甚至要接近滿分的GPA(成績平均績點)、SAT(學術水準測驗考試)、雅斯、托福考試以及課外活動。

原PO說明,有不少學生就算分數再高,也可能被常春藤聯盟刷掉,強調美國名校不只靠錢就能進,還注重學生的成績、語言能力與個人特質,怒嗆「不要再安慰自己只是沒錢所以念不到」。

貼文底下,一票人不認同原PO的想法,「還是要有錢吧,要是我家有錢讓我去美國念大學,我的路應該順很多」、「因爲家裡有資源,所以他們更早就知道該去做什麼,他們的履歷和成績都很漂亮,不能否認他們很厲害,但先天的背景優勢也很難忽視」、「我們學校有個政二代,成績爛爆照樣洗進哈佛」、「就是那麼不公平,就是階級複製,我一直覺得不管念什麼學校,大家先天智商並沒有差那麼多,只差在成長過程接受了什麼資源、被怎麼養大」。

但也有網友表示,「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查,美國頂大大學部其實比研究所難進很多」、「我大學幾乎沒翹過課,GPA 3.97,放棄大學生活,爲的就是申請到哈佛讀書」、「美國有錢人比你想得更努力,他們高二申請大學前就已經有很多志工經驗、有很豐富的課外活動經歷加上一直維持高GPA」、「我覺得可以出國讀書的實力一定都是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