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帶抗病毒藥當護身符 醫示警2情況:千萬不要
藝人大S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病逝,享年48歲。(中時資料照)
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病逝,除引發國內搶打疫苗潮,也有即將出國的民衆,想購買抗病毒藥物當「護身符」。對此,醫師表示,流感患者在發病48個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確實可縮短病程與降低併發症風險,不過,若已有症狀且就醫,醫院自然會開立抗病毒藥物,濫用藥物不僅可能產生抗藥性,也排擠了「真正需要救命藥物的病人。」
打流感疫苗需2至4周才能產生抗體。減重醫師蔡明劼今(4日)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一早起牀我就收到患者的訊息:「請問我可以自費買流感特效藥嗎?因爲下星期四要出國了,想說買着備用」。大S罹患流感身故的新聞一出,他猜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想法。
蔡明劼表示,所謂的流感特效藥是指抗病毒藥物,市面上有多種商品,我們拿最常見的「克流感(Tamiflu)」爲例,它的作用在於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經胺酸酶,阻止病毒複製,無法完全阻止感染,但可減輕症狀和加速康復,在發病48小時內服用,可縮短病程1至2天,並降低併發症風險,常見副作用有噁心、嘔吐,偶爾可能出現神經精神症狀,例如幻覺、行爲異常。
蔡明劼表示,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以觀察性研究分析近3萬名在2009年流感大流行期間的H1N1病人,發現流感住院病人服用抗病毒藥劑能減少25%的死亡率,且住院病患發病兩天內服用可降低50%死亡率。
蔡明劼表示,請注意上述都是住院病人,如果流感患者嚴重到需要住院,醫院自然會提供抗病毒藥物給你用,犯不着自己買。如果你只是輕症,其實沒有一定要吃特效藥,吃了也是縮短病程1至2天跟降低風險,不是什麼仙丹妙藥。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宜恭也表示,真的不建議民衆自備抗病毒藥出國,預防性投藥有兩個時機,一是確定有與流感病人接觸過,二是本身免疫力很差,例如是骨髓移植、三高患者或老人,否則即使是感染流感,在出現症狀後48小時內就醫再投藥,都會有效果,不需要備藥。
李宜恭強調,對近日有人鼓吹來不及打流感疫苗的人,出國旅遊可使用流感抗病毒藥物,來預防流感,這是絕對損人不利己的建議。預防性投藥一方面可能造成流感病毒抗藥性,且有其副作用;再則,不需要藥物的人使用藥物,造成藥物短缺,反而會造成真正需要藥物的人,沒有藥物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