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海綿細菌多「堪比糞便」 專家:改用1物更乾淨

國外研究發現廚房海綿含有大量細菌,數量相當於人體糞便的菌數。(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習慣用海綿菜瓜布清洗餐具,但國外研究指出,海綿的孔洞容易累積大量細菌,相當於人體糞便內的細菌數,如果沒有妥善清潔,有可能轉移到餐具碗筷,也有專家建議可以改用刷子當清潔工具。

據BBC報導,2017年德國微生物學家馬庫斯·埃格特(Markus Egert)在海綿中發現高達362種微生物,細菌密度之高,每平方公分就有540億個細菌,相當於人類糞便中的細菌含量,海綿上遍佈的孔洞都是微生物的溫牀。

埃格特表示,廚房海綿中存在各種不同大小的孔洞,對細菌生長非常重要,因爲有些細菌需要獨立存活的空間,有些細菌需要其他細菌共存,而海綿的構造恰好符合兩者的需求。埃格特在海綿上發現最常見的十種細菌中,有一半與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受損的細菌密切相關,即便用微波爐加熱或用熱肥皂水沖洗,也無法根除海綿上所有菌株,且可能產生成更頑強的細菌。

所幸埃格特在海綿中發現的細菌,並非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所以不會導致食物中毒或嚴重疾病。埃格特表示,「一般而言,海綿上的細菌對健康的人沒有影響,但是免疫系統較弱的老人和兒童來說,仍有可能造成威脅」。

另外美國食品安全教授珍妮佛·奎蘭(Jennifer Quinlan)和同事們從費城的家庭中收集了100個廚房海綿,發現海綿中只有1至2%含有與人類食物中毒有關的細菌,此發現也得到2022年挪威食品研究所的研究支援,科學家索爾維格·朗斯魯德(Solveig Langsrud)則對比海綿與刷子的細菌數,發現刷子所含的細菌明顯較少。

研究人員將沙門氏菌引入廚房海綿時,發現沙門氏菌蓬勃發展,但將沙門氏菌轉移至刷子上時,沙門氏菌就死亡了,兩者差異取決於刷子在使用後更容易乾燥,海綿在每天使用下中心仍會潮溼。

奎蘭表示,理想情況下應該每週更換一次海綿,清潔上則可以放入洗碗機清潔或是放入微波爐加熱一分鐘,很簡單就能殺死大多數病原體,比將海綿浸泡在漂白水中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