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就勾肩搭背稱兄道弟 國外政府官員臉色難看抱怨某臺灣團體
示意圖/ingimage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在雅加達居住多年,我常有機會被詢問在印尼工作、生活的建議。其實林林總總大小事可寫得洋洋灑灑,但我認爲究其根本,就是「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而已。
記得剛到印尼工作的第一年,重要會議前才發現絲襪不知何時被勾破一個大洞,我急忙跑到公司旁的便利商店,請店員快快幫忙找一雙可替換的絲襪。
(本文出自《印尼現在進行式》)
即便如此,也只能硬着頭皮紅着臉上臺做重要報告。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身處異地,卻仍慣用本位思考,如此想當然耳必會多有疏失。
洋派做法並不適用
一位印尼有名望的企業家曾與我分享,曾有臺灣團體透過他希望能安排與當地地方政府官員見面,他協力安排後牽線成功,但當時拜訪團內卻有成員面對初次見面的地方官員,講話不僅似連珠炮,肢體語言誇張,之後甚至欲與之勾肩搭背,稱兄道弟,試圖營造熱絡氣氛。
這樣洋派做法或許有可用武之地,但卻絕非在印尼,一個以「爪哇」文化爲主流背景的國度。
傳統爪哇文化強調敬老尊賢、重視倫理與禮節,與傳統儒家文化其實不謀而合。
這位企業家提到當時官員臉色極爲難看,卻礙於禮節隱忍不發,但事後不免向他抱怨,讓他頗爲尷尬。但他也基於禮節,從未向臺灣團體反應,只說大概下不爲例了。
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臺灣成長的我們向來對東南亞近鄰各國不是太關心,也不願意多瞭解,原來可能是捧在手中的合作機會,卻因爲這樣的文化誤解而從指間溜走,讓人不免惋惜。
(本文出自《印尼現在進行式》作者:賴珩佳)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