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募經費難 水雉園區賞鳥亭整修缺250萬

臺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目前有5座木製賞鳥亭、1間生態教室,屋頂都已腐朽待修,整修需250萬元。(劉秀芬攝)

臺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目前有5座木製賞鳥亭、1間生態教室,屋頂都已腐朽待修,整修需250萬元。(劉秀芬攝)

臺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目前有5座木製賞鳥亭、1間生態教室,屋頂都已腐朽待修,整修需250萬元,但園區每年總支出達600多萬元,除了向林務局等單位申請補助,還要向社會大衆籌募200多萬元纔夠,要多募250萬實在是艱難的任務。

水雉園區2000年正式成立,由臺南市政府向臺糖公司租地,臺鐵、高鐵公司贊助租地經費,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南市野鳥學會接力公益認養管理。在相關單位努力下,水雉覆育有成,數量從1998年的50只逐年成長,2016年破千後,數量都維持在1000只以上,去年更突破2000大關,達2252只。

水雉園區除了將溼地整理打造成水雉棲地,還推廣友善耕作,提升在地農友生態保育觀念;推廣環境教育,讓全國民衆認識水雉生態,每年大小生態營隊不斷;園區內25口水塘更是水雉重要棲地,常見鳥友在觀鳥亭架着相機取景。

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園區內有5座木製賞鳥亭、1間生態教室,是鳥會向林務局申請經費建造,各棟屋頂都已老舊腐朽,急待整修,經建築公司估價,整修費用達250萬元。

臺南市農業局表示,2018年曾請設計公司評估賞鳥亭整修費用,但因賞鳥亭建造時未申請建築物使用執照,相關補照作業及整修費用加起來就超過400萬元,而且建物非市府財產,補助維修於法有礙。

農業局表示,可行方式是臺南鳥會將建物捐贈給市府,走完捐贈程序後,再補完成申請建照手續,才能編列預算整修,要財政、地政等相關單位合力配合解決問題。

臺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賞鳥亭腐朽整修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