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經濟效應爆發

醜萌的Labubu在全球爆紅後,掀起非典型的審美潮流,甚至引爆「醜經濟」效應。圖/中新社

淘寶曆年奪冠醜物

新聞提要■「美的東西千篇一律,醜的東西萬里挑一」。從泡泡瑪特的醜萌娃娃Labubu在全球掀起熱潮以來,怪奇路線商品愈來愈吸引市場眼球。大陸電商淘寶年度「醜東西大賽」躬逢其時,話題十足更帶來人民幣上億元商機。

今年以來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旗下醜萌的Labubu娃娃在全球爆紅後,非典型的審美潮流開始躍居C位,甚至引爆「醜經濟」效應。大陸電商淘寶的年度「醜東西大賽」正逢其時,不僅話題十足,相關中小企業廠商更因此業績大增,商機破人民幣(下同)上億元。「美的東西千篇一律,醜的東西萬里挑一」,大陸網友爲此下了精闢註解。

五年前,淘寶攜手豆瓣等平臺首次舉辦「醜東西大賽」,號召網友發掘「在淘寶上銷售的醜東西」,並進行票選,選出年度最具創意與個性的商品。最初只是淘寶年末回顧的一部分,但由於新穎的創意與貼合年輕人獨特的審美趣味,活動很快在社交平臺引發熱潮。醜東西大賽的頒獎影片在嗶哩嗶哩、抖音、小紅書等平臺迅速走紅,成爲一種網路文化符號。

陸媒初步統計,每屆醜東西大賽都能吸引百萬網友圍觀,相關內容播放量累計超過4,000萬次,互動量超過320萬次,多次登上熱搜。

醜東西展覽 人潮爆棚

今年更趕搭上Labubu掀起的醜萌熱潮,淘寶決定將活動搬到線下,日前首屆淘寶醜東西展覽在杭州登場,集結自2020年以來入圍的百餘款商品。

走進展館,迎面而來的是巨大的「丑時鍾」裝置,指針停在「丑時」區間,周圍陳列着第五屆獲獎作品「十二生肖靈性擺件」,12只造型奇特的動物以「歪瓜劣棗」的形態示人,讓人目不轉睛。

有網友在社羣平臺上寫道「救命!太醜了,但愈看愈上頭」。從仿白菜葉的涼鞋、歪斜堆疊的貓咪抱枕、一夜爆紅的綠頭魚頭套,到被戲稱爲「出門帶腦子」的腦花帽,這些曾在網路引發熱議的商品齊聚一堂,吸引衆多忠實粉絲「朝聖」。淘寶指出,日均觀展流量就超過3,000人,火爆程度遠超預期。

醜東西帶來的商業價值同樣可觀。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淘寶上的「醜」產品累計創造超過人民幣(下同)1億元銷售額,近年的增長率維持在雙位數甚至三位數。

對於年輕消費者而言,購買這些「不那麼美」的商品是一種個性化表達,也是情緒消費的一部分。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他們把這類商品視爲「可負擔的奢侈品」,既能解壓,也能彰顯態度。簡單心理APP創始人簡裡裡指出,「醜東西」是年輕人反主流、多元化需求的情感表現和社交符號,體現了開放的生活態度。

拔得頭醜後 銷售翻身

不少中小商家因「醜」而翻身。陸媒報導,景德鎮陶瓷設計師陳二溝在電商平臺販售日用瓷器,卻一直銷量平平。直到2023年,他的「碧綠青蛙勺子」在醜東西大賽奪得「拔得頭醜獎」後立刻爆紅,短短兩個月收入超過20萬元,訂單甚至排到隔年。他說:「新品上架只要幾秒就會賣斷貨,突然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簡直像做夢。」

另一名創作者呂師傅也有相似經歷。他的「十二生肖靈性擺件」在2024年進入大賽前五名,頒獎典禮播出後,淘寶店鋪訪問量暴增306%,涌入的訂單讓他措手不及。由於他很多產品爲純手工製作,產量有限,訂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幾近絕版,反倒讓二手市場價格一路飆升。這些都凸顯了「醜經濟」有助於中小商家突破同質化競爭,獲得實際營收與流量。

淘寶醜東西專案組負責人胡昱表示,「醜東西」不僅提供中小商家突圍市場的機會,還可推動供需兩端和商業生態的可持續價值,未來將繼續鼓勵個性化、差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