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活動】讓節氣與書香同行!走進夏至「讀懂生命韻律」 投票抽療癒新書

製圖/聯合新聞網

夏至悄然而至,炙熱的日子徐徐地鋪展。

陽臺上的石榴花在晚風中輕輕搖曳,豔麗如火。遙望天邊,幾縷橘光深深淺淺地暈染暮色的輪廓。樹梢上的知了此起彼落地鳴唱,恍若在爲這一年中最長的白晝歡慶。

我隨手摘下幾片薄荷葉,挑選一葉,以指尖輕輕揉搓,清涼的氣息便悄然在空氣中漫開。再放入幾片翠綠於冰鎮的檸檬水中,瞬間解放了一整日的溽熱。

記得那年的夏至,我和外婆沿着鄉間小路,散步到舅公家,沿途幾次仰望夜空閃爍的繁星。我隨意地想指向月娘,她卻輕聲叮囑我:「莫要胡亂指,你要恭恭敬敬地向她祈願,才能求來歲豐收。」

想起她溫暖的教誨,心頭不禁漾起懷想的情愫。過去常聽人說「觸景生情」「睹物思人」,總不以爲然,如今才懂,光陰的刻痕,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浮現,輕輕泛起思念的漣漪。

盛極而衰的人生哲理

李歐納.諾曼.柯恩(Leonard Norman Cohen)有句非常經典的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夏至過後,白晝漸短,這並非意味着光明的消逝,而是如同生命的韻律,在流轉中展現其循環的節奏,超越時間的界限。

正如權德輿在〈夏至日作〉中,以夏至爲創作的起點,引領我們思索天地運行的法則與時間流轉的觀察—盛極則衰,福禍相倚的人生哲理。或許,正是在光明最盛之時,我們才正該停下腳步,思考「我是誰」?是否越來越靠近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璇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詩人以天體運行破題,描繪宇宙自強不息的律動,時間亦如長河奔流,不曾有一刻停歇。北極星如同是宇宙的中心,閃亮而堅定,無論四季如何輪迴往復,始終在周而復始的自然法則中,帶給我們如何面對,如何安頓,在人生中那些無法預期的轉折與變化,詩人選擇以一種從容的姿態,細心觀察、虛心接受,在變幻無常的世事中尋找順勢而行的智慧與力量。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夏至是陽氣最盛的時刻,卻也是陰氣悄然萌生的起點。這一哲思直指人生的真諦:凡事至極,便孕育着轉折;繁花盛開也暗含凋零的初始。夏至過後,白晝漸漸縮短,然而這並非光明的消逝,而是生命以另一種形式的蛻變與自我超越。如同我們的生命歷程,時光雖然不斷流逝,但我們對生命的思索與體悟卻能越發超越世俗的勝敗得失、名利,從中找到自己的主場,不必再在他人設定的賽道上奔馳,當我們在乎的價值從迷惘到清晰,人生的答案也越來越明朗清楚—生活教會我們,無須畏懼低谷與挑戰,亦無須逃避變數與困境。

權德輿的這首小詩,穿越千年的時空侷限,在我們心靈深處引發了不內耗、不執着的共鳴,這不正是亙古不變的生命哲理嗎?

時光易逝的人生感慨

明代劉基在〈夏日雜興〉中描寫夏至的景色,同時流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感慨,語氣略帶感傷哀愁,但透露出對功名利祿的淡泊之心。情感轉向超脫,對世事看淡的智慧,最後又迴歸到孤獨的情緒,顯得幽靜而富有韻味。一如我們在職場上,深知職務與境遇的高低起伏是無可避免,那些能隨機應變、靈活調整策略者往往比固執己見者更能乘風破浪、開創新局:

「夏至陰生景漸催,百年已半亦堪哀。」點出夏至之後夜晚逐漸變長,這象徵着時光流逝的遺憾。而人生短暫,如今自己也已經過了一半,不免令人感慨,流露出歲月催人老的感傷。

「葺鱗不入龍螭夢,鎩羽何勞燕雀猜。」蛟龍沉睡時,連小魚的鱗片都無法擾動牠的夢境;羽翼折損的鳥兒,又何須擔心燕雀的妒忌呢?這句話表達對世俗名利的淡泊之心,暗示自己雖不得志,但也不會與世俗小人爭競。一如我最尊敬的前輩曾對我說:「你不可能永遠活在無塵室,不去接觸那些塵與灰。」我們無法掌控外在環境,但可以從磨礪與跌撞中,調整自己的心態與行動,塑造更堅韌的自己。

「雨砌蟬花粘碧草,風檐螢火出蒼苔。」詩人描繪夏夜雨後那令人屏息的清幽景象,雨後溼潤的石階上,蟬蛻與花瓣輕附在草葉之上;薰風吹過低垂的屋檐,螢火蟲從長滿青苔滋生的角落款款飛出,恰似夜色閃爍的微光。詩人以敏銳的觀察捕捉靜謐美好的瞬間,在這片寂靜與自然交融的美景裡,卻暗藏一顆孤寂而澄澈的心,如同夜空獨自飛舞的螢光,身影雖絢麗,但終究難以成羣。

「細觀景物宜消遣,寥落兼無濁酒杯。」詩人靜心凝望這些夏日的景物,本應能撫平生活的煩憂與喧騰。然而,孤獨感卻如潮水般涌入心頭,連一杯濁酒都無處可尋,讓借酒消愁的機會都沒有。末兩句巧妙地點出了詩人的內心矛盾:天地雖寬廣,自然風光無限,但置身其中,卻依舊難以排遣縈繞於心的寂寥與人生感慨,如同靜美的夏夜卻也夾帶一絲淡淡的憂傷。

夏至如歌,讓我從兩位詩人的作品中,拾起過往生活的點滴片段。人生如日夜運行,既有光明燦爛的時刻,也難免有暗影相隨的時候。曾幾何時,我執著於追求事業上的「完美」,如同夏至烈陽,光芒四射,卻在掌聲的追逐中消耗了能量、疲憊不堪。

那段日子,我將「最好」視爲唯一的答案,不懈追逐、奮力奔跑,卻忘了停下來靜觀自己的內心、尋求孤獨的淬鍊。某日驀然回望,才驚覺身旁少了許多曾經攜手同行的摯友,即便站在閃亮的舞臺,只剩下孑然孤單的身影,如同詩人筆下無酒相伴的寂寥與惆悵。

站在人生的巔峰,如同夏至過後,要懂得接納變化,才能潛心欣賞漸短的白晝。在歲月的流轉中,同時領悟了人生並非只是輸與贏,「贏」並不會讓好事變得更好,反容易使我們迷失在掌聲的迷宮。如同天地運行有其節律,四季遞嬗自有章法。真正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得到與失去,無論快樂或憂愁,都能平靜地看待它,終能在生命的長河中,尋得自己寧靜恬淡的心靈桃花源。

*本文摘選自遠流出版之《跟着24節氣閱讀:怡慧老師的古今詩心對話》

更多精彩內容搶先看:

圖/遠流出版社提供

圖/遠流出版社提供

圖/遠流出版社提供

圖/遠流出版社提供

圖/遠流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