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美軍淪砲灰!日媒預測「司令戰死、航母遭毀」:中國佔領臺灣

▲日本沖繩嘉手納基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編譯

隨着中國積極擴張軍事影響力,並在周邊實施軍演,臺海情勢日益緊張。美國國防部曾預測,中國可能在2027年「武統臺灣」。不過,日媒卻認爲,解放軍最快2026年發動戰爭,屆時駐守在沖繩的美軍將迎來悲慘結局,不僅作戰指揮艦與航母遭破壞,甚至因中國飛彈攻擊而導致沖繩淪爲孤島,第7艦隊司令戰死,部隊幾近失能。

根據日媒《產經新聞》,美軍現役中校柯格(Brian Kerg)針對「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III MEF),曾於2023年12月在美軍研究所雜誌《議事錄》(Proceedings)進行分析,當時他在該部隊擔任要職,因此能從關係人士的角度出發,分析駐守沖繩的海軍陸戰隊面臨何種問題。

該份資料將中國解放軍入侵臺灣的年份設定在2026年。此時,臺灣由支持獨立的總統掌握政權,至於中國則因經濟成長停滯導致年輕族羣失業率突破20%,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民族主義爲訴求集結支持羣衆。

此時,中國發表「統一臺灣」宣言,並由解放軍佔領臺灣本島南部3分之1、澎湖羣島,通過砲火和網路攻擊,使臺灣供電和通訊網絡等基本建設停擺,並癱瘓臺灣空軍和防空系統,導致臺灣當局難以和外部取得聯繫。

▲駐日美軍戰機嘉手納基地大象漫步。(圖/翻攝自twitter/@USForcesJapan)

雖然日本自衛隊也決定參戰,但日美雙方最終決定暫緩奪回臺灣的行動。兩國優先考慮的是對中國軍隊實施攻擊,目標包括對臺灣的海上封鎖與登陸行動,並圍繞海上交通線(Sea Lane)展開攻防戰。日美認爲,關鍵在於確保通往臺灣的海上物流與美軍援助物資的安全,同時阻止流向中國的海上物流。

與此同時,爲了全面阻擋境外勢力援助臺灣,中國向日本沖繩縣嘉手納基地、青森縣三澤基地發動攻擊,破壞美國空軍戰機,並導致以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基地爲母港的美國海軍第7艦隊承受嚴重損失。

屆時,不僅第7艦隊司令戰死,藍嶺號兩棲指揮艦、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遭到破壞,更搶奪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的移動載具,使沖繩孤立無援。

即便美軍與日本自衛隊合作,也只能是力挽狂瀾的程度。柯格悲觀指出,即便駐守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能夠在海戰取得勝利,不過一旦臺海爆發衝突時,中國便可能使用中程導彈攻擊沖繩,以此阻止美軍介入,而美軍司令部淪爲解放軍打擊標靶。

▲美軍尼米茲級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2017年回到美國本土進行歲修。(圖/記者李毓康攝)

另外,柯格也點出,駐守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員,其共同遷居沖繩的眷屬,可能成爲拖垮戰事的阻礙,因爲一旦臺海爆發衝突,美軍一定會優先安排船艦載送眷屬撤離,導致參與作戰任務的戰機和船艦減少。

柯格分析,美軍用來載送海軍陸戰隊隊員的艦艇數本來就不充足,儘管必須擁有35艘以上中型登陸艦,才能確保海軍陸戰隊挺進敵軍攻擊圈內,然而2024會計年度的預算卻僅編列1艘,預計2026年3月部署,至於作爲替代方案的小型登陸艦也僅佈署3艘,數量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