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現身?發現史上最遠「雙環奇異電波圈」 距離地球75億光年
Citizen Astronomers Discover Rare Double-Ringed Odd Radio Circle In Space | KISS 98.3 Winchester https://t.co/jaMUjXrtdP pic.twitter.com/yXJgvayS7l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人類再度在宇宙深處發現罕見的神秘天體!由印度孟買大學霍塔博士(Dr. Ananda Hota)領導、結合民間科學家參與的「RAD@home天文合作計劃」團隊,近日透過歐洲低頻射電望遠鏡(LOFAR)觀測資料,發現一個距離地球約75億光年的「雙環奇異電波圈」,是目前觀測史上最遙遠的一個,同時也是人類僅見的第二個雙環型電波圈。
根據《CNN》,奇異電波圈是一種由磁化電漿組成的巨大能量結構,形似一個龐大的發光泡泡,直徑可達銀河系的10至20倍,但亮度極低,僅能透過射電波偵測。此次發現的ORC命名爲「RAD J131346.9+500320」,呈現雙環狀結構,規模橫跨近97.8萬光年。霍塔表示,這是首個由LOFAR成功確認的ORC,也是首度由公民科學家協助發現的案例。
研究團隊指出,從地球望遠鏡觀測角度看,兩個環似乎彼此交疊,但實際上應該在空間中分離,只是因觀測角度造成的視覺錯覺。霍塔形容,「這些奇異電波圈是我們所見過最壯麗的宇宙結構之一,或許隱藏着星系與黑洞如何共演化的關鍵線索。」
奇異電波圈的成因仍未解開謎團。天文學家曾懷疑它可能是蟲洞通道、黑洞合併產生的衝擊波,或星系碰撞的殘餘能量。霍塔團隊則提出新假說,認爲中央星系很久以前曾發生劇烈爆炸,釋放出強烈能量,形成了磁化電漿雲;而後一股新的衝擊波通過,重新激發這些古老的等離子體,使它們在射電波段再度發光,形成今天觀測到的奇異電波圈。
霍塔進一步指出,這樣的結構可能是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過去活動的「化石」記錄。當黑洞吸積周圍氣體與塵埃時,會釋放出強大磁場,產生近乎光速的能量噴流,這些物質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最終可能在宇宙中留下這樣的巨大能量痕跡。
研究成果已刊登於10月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自2019年首次發現ORC以來,全球已確認的此類天體仍屈指可數,數量稀少到連人工智慧都難以有效辨識。霍塔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專業天文學家與公民科學家攜手合作,能夠推進人類對宇宙的理解極限。」
他也指出,這個距離地球75億光年的雙環ORC,讓科學家得以「回望」宇宙早期的劇烈活動,或許能揭示數十億年前星系與黑洞如何誕生、演化與互動。未來,隨着南非與澳洲建設中的「平方公里陣列」(SKA)等新世代射電望遠鏡投入運作,天文學家將能以更高解析度觀測這些神秘的奇異電波圈,揭開宇宙深處的更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