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is back!大摩、高盛唱多陸股 估「漲勢將更持久」
隨着大陸A股及港股今年以來持續走強,外資對大陸股市的態度正變得更加樂觀。摩根士丹利(大摩)與高盛相繼發佈報告,大摩再次上調多個主要大陸股指目標價,而高盛重申大陸股票市場本輪漲勢將比去年9月時更持久。
華爾街見聞、財聯社報導,大摩再度上調陸股目標價,預期到年底恆生指數、MSCI中國、滬深300指數等多個主要大陸股指的目標價,有8-9%的上漲空間。大摩再度上調大陸股指目標基於三大理由:3年半來首次業績超預期、盈利預測上修以及估值可能消除長期折價。
大摩分析,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呈現3年半以來首次季度業績超預期。第4季財報顯示按公司數量和市值加權計算均有8%的淨超預期,這是自2021年第3季以來首次,結束了持續13個季度的業績失望期。
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大陸以8%的淨超預期比率位居全球第2,僅次於日本的13.7%,顯著優於歐洲、美國及其他新興市場。更重要的是,這種業績改善分佈均衡,並非集中在少數大市值公司,代表復甦更爲健康。
其次,大摩將2025年和2026年MSCI中國的盈利增長預測,分別上調至7%和9%,較先前的6%和9%有所提高。
大摩預計,MSCI中國估值將會與MSCI新興市場看齊,消除長期存在的折價。目前MSCI中國12個月遠期本益比(PE)已從10.2倍上升至11.6倍,對MSCI新興市場的折價已縮小至6%。
大摩也認爲南向資金成爲香港股市的重要支撐。2024年創下超過1000億美元的年度淨流入記錄,2025年至今力道更強,不到3個月就淨流入500億美元,日均淨流入達10億美元,是2024年記錄的2倍多。
此外,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26日發佈一篇名爲「中國已經迴歸(Global marketing feedback: China is back)」的報告。報告稱,海外投資者對大陸股票市場的興趣和參與度,目前已經上漲到近4年新高,同時高盛也重申觀點,大陸股票市場本輪的漲勢將會比去年9月時更加持久。
報告提到,川普2.0的關稅衝擊並沒有第1任時期的大,加上以AI爲代表的科技業出現結構性變化、房地產也有復甦跡象,促使高盛經濟學家對大陸經濟前景更加樂觀。劉勁津指出,「中國又回到人們的視線中」,這既因陸股超預期表現,也反映全球資金在美股高估值下尋找替代標的的需求。
高盛指出,最近這次上漲應該比以往更有持久力。不過高盛也提醒,近期的中美貿易和地緣政治事件會未來幾周內更加活躍,包括美方將發佈對大陸經貿審查的結果(包括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最惠國待遇PNTR等內容)以及白宮的對等關稅決議,都將於4月初公佈,陸股將面臨漲勢回吐的壓力。
隨着大陸A股及港股今年以來持續走強,外資對大陸股市的態度正變得更加樂觀。摩根士丹利(大摩)與高盛近期相繼發佈報告,大摩再次上調多個主要大陸股指目標價,而高盛重申,評估陸股市場本輪漲勢有望比去年9月時更持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