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277億!西濱快速公路將全面立體化 可降事故38%
臺61線西濱快速公路新北至苗栗段平交路口新北段改善工程今在林口動土,行政院長卓榮泰(右三)進行動土儀式。記者張策/攝影
臺61線西濱快速公路新北至苗栗段平交路口新北段改善工程今在林口動土,行政院長卓榮泰、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交通部長陳世凱、公路局長林福山及多位民代、里長到場,地方期待感濃厚。此次新北段工程經費約13.46億元,將以高架橋方式改善下福裡、東華路兩處平交路口,預計118年完工,可消除停等號誌造成的壅塞與事故風險。
整體改善計劃共23處平交路口,中央投入逾277億元,目前新竹至苗栗段的21處也正辦理規劃及發包。全案完工後,臺61線主線將全面立體化,形成真正的快速公路系統,提升沿海運輸效率,帶動港口、工業區、觀光與溼地等沿線城鎮的交通發展。
公路局指出,臺61線新北市至苗栗縣路段部分平交路口長期存在行穿越衝突與停等紅綠燈造成的追撞風險。依本次改善計劃調查統計,107年該區段平交路口共發生71件交通事故,皆爲受傷事故、無死亡,顯示確有安全改善需求。工程完成高架化後,可有效避免平面交織衝突,預估交通事故可下降約27件,事故量減幅約38%,大幅提升整體行車安全。
交通部公路局長林福山說明,西濱快速公路從分期興建到通車歷時逾30年,109年全線通車後,仍有23處因歷史因素保留的平面路口需改善。行政院已覈定「新北—苗栗段平交路口改善工程」,總經費278.1億元,期程至118年,目標將所有平交路口全面立體化。
林福山表示,新北段兩處路口未來將採「全線高架」設計,主線爲雙向4車道,每車道寬3.5公尺,可縮短約15分鐘通行時間,事故率預估降低近38%。橋下空間也將依人本交通理念規劃自行車道與退縮行穿線,並採雙色溫照明提升夜間視線,提供更安全舒適的交通環境。
交通部長陳世凱指出,待北段完成,加上南部延伸臺南、銜接高雄後,臺61線將成爲繼國道一號、三號之外「第三條南北向快速廊道」,完整串起西部交通骨幹。
陳世凱表示,臺61線從平面提升爲高架後,將有效減少停等紅燈、行穿越衝突、追撞事故等問題,大幅提升安全與通行效率。他也向地方說明,施工期間難免造成不便,「現在的調適,是爲了未來更便利」,工程團隊會在安全前提下如期如質趕工。
卓榮泰表示,北北基宜被行政院定位爲「首都圈黃金廊帶」,要支撐這個生活圈,交通路網必須更完整。臺61線長期扮演國道一、三號的替代道路,每逢連假更是重要的分流路徑,如今透過路口高架化,不僅通行更順暢,也能強化與臺北港、淡江大橋、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串聯,他形容,「這是北臺灣交通升級的重要起點」。
卓榮泰指出,本次工程具有兩層意義,一是大幅提升用路安全與通行效率;二是爲未來產業生活圈奠定更堅實的交通基礎。他並感謝新北市府及地方共同投入推動,也請施工單位儘量降低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如期如質完成」。
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則說,除了提升快速道路效能,橋下空間也會同步改善線型,並與交通部合作補上環島自行車道斷鏈,從桃園蘆竹、新北林口、八里一路銜接至淡水,讓北海岸自行車旅遊廊帶更具安全與觀光價值。他也提到淡江大橋將於明年通車,新北正規畫跨橋銜接臺61線的快捷公車系統,未來淡水、八里搭車往返桃園機場將更快速。
交通局補充,施工單位已完成交通維持計劃送審,市府將協助交通引導並持續與地方溝通,儘量降低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確保工程如期如質推動。
臺61線西濱快速公路新北至苗栗段平交路口新北段改善工程今在林口動土,行政院長卓榮泰(右六)、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右五)、交通部長陳世凱(右七)、公路局長林福山(左四)出席。記者張策/攝影
交通部長陳世凱(左)及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在活動現場交流。記者張策/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如今透過路口高架化,不僅通行更順暢,也能強化與臺北港、淡江大橋、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串聯。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左)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合影留念。記者張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