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1億元 清水農會穀倉 變身休閒園區

清水區農會斥資1億元將農會穀倉打造成「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2日正式揭牌啓用。(張清照服務處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清水區農會透過臺中市政府補助,共斥資1億元改造農會穀倉,歷經近5年逐年翻修,如今成爲一座全新的「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2日由臺中市議長張清照等人揭幕啓用,未來將成爲地方一大觀光亮點。

清水農會穀倉1994年完工,總面積1.37公頃,歷經921地震造成牆壁龜裂、窗戶與壁磚毀損,考量員工辦公、作業有安全疑慮,農會2020年起決定將倉庫打造成「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

議長張清照向市府爭取經費改造,在市長盧秀燕、農業局長張敬昌支持下,分年分期編列共6000多萬元,並由農會自籌4000多萬元,以1億元全面翻修老舊破損的倉庫。

農會休閒觀光園區昨由張清照、前議長張清堂、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瑛等人揭牌開幕。張清照說,清水農會穀倉多年來已經非常老舊,且只有收購公糧、碾米廠的單一功能,地方覺得可惜,得知農會有意轉型,他便積極爭取市府補助。

張清照表示,改造後的休閒觀光園區,鄰近國際級觀光景點高美溼地、濱海橋自行車道,希望未來能串聯3個景點,成爲1至2日遊行程,讓海線觀光旅遊再度蓬勃發展。

清水農會總幹事顏秋月說,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即日起對外營運,園區設施有「清水農創驛站」,行銷清水米糕套餐、韭贊面、清水米棒等清水知名農產品,讓遊客能品嚐清水美食與購買伴手禮送親朋好友。

另外,園區設有黃金稻穗館等6大裝置藝術,提供民衆認識當地農特產業與文化,並有食農教育DIY教室,將辦理碾制白米DIY等食農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