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臺積電股票嗨翻了!投資專家提「3大隱憂」:風險高難評估
▲專家分析是否該持有臺積電股票。(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信奉股神「巴菲特」價值投資策略的專家霍華德(Michael B. Howard)表示,儘管股民若三年前買進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TSMC)的股票、並持續緊抱,迄今已大賺近5倍,但他仍基於三大疑慮,將臺積電評爲「持有」或「賣出」,其中包括臺海緊張情勢的潛藏危機。
霍華德在Seeking Alpha投資平臺的文章中指出,臺積電雖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並因NVIDIA(NVDA)及AI超級趨勢受益而過去三年股價大漲,但仍面臨三大投資風險。
首先,產業鏈重疊問題明顯。臺積電依賴ASML的晶片製造設備,而晶片則供NVIDIA、微軟(MSFT)、Meta、Google、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使用,整條產業鏈成功高度依賴AI採用,投資集中於臺積電意味着承擔整條鏈的成敗風險。
霍華德指出,儘管臺積電具技術優勢,但並非其他公司無法模仿的護城河,且爲維持領先地位需將大部分營運現金流投入資本支出,持續升級至5奈米以下製程。相較之下,NVIDIA與微軟在既有客戶基礎與切換成本上更具護城河,吸引力相對更高。
其次,估值偏高也是風險之一。臺積電市盈率已達34倍,遠高於典型新興市場企業的水平。雖過去十年EPS年複合增長率約 19%,但考慮到臺積電身處臺灣,面臨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其高估值難以合理化。
霍華德認爲,新興市場公司估值通常偏低,是因爲其服務的經濟體成長不如美國穩定;臺積電雖透過在美國設廠部分緩解風險,但仍無法完全消除鄰近政治對手的潛在威脅。
第三,地緣政治與軍事風險不可忽視。霍華德表示,中國可能透過經濟封鎖等手段施壓臺灣,迫使其屈服。中國沿海警衛軍事化、渡輪改裝以運載坦克、核武擴張等動作,也顯示其統一臺灣計劃真實且升高。霍華德認爲,投資者無法精確評估這些風險,即使臺積電未來成長潛力大,高估值仍難以合理化。
綜合而言,雖臺積電是全球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且在AI超級趨勢中具關鍵角色,但資本密集高、估值偏高,以及臺海局勢帶來的政治與軍事風險,使其對部分投資人仍屬高風險標的。霍華德建議,對能承受上述風險的投資者,可維持「持有」;對警覺中國軍事行動及統一計劃的投資者,則應考慮「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