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述評(中)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近期公佈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健全脫貧攻堅國家投入形成資產的長效管理機制。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後一年。目前,我國正組織對過渡期進行總體評估,分類優化完善各項幫扶政策,建立健全常態化幫扶制度機制。
守住不返貧底線
通過發揮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體系作用,及時採取措施精準幫扶,我國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2024年,全國超過六成監測對象已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其餘也都落實了精準幫扶措施。
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過去一年,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保持穩中有增。
但也要看到,各類風險仍然存在,防止規模性返貧一刻也不能鬆懈。近年來,自然災害多發,部分農產品價格低位運行,脫貧羣衆就業增收受到影響。“總會有一些農戶因爲疾病、自然災害等突發因素面臨返貧致貧風險,關鍵是要早發現、早幫扶,及時紓困,避免風險積累成患。”韓文秀說。
守住不返貧底線,要優化防止返貧致貧監測方式,不斷提升效能。據統計,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國已累計幫扶534萬名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穩定消除風險。爲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加快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大數據信息系統,加強監測預警和部門數據共享,因人因戶開展精準幫扶。
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緊盯重點難點發力。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玉斌表示,要聚焦重點區域和特殊人羣,加大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支持力度,優先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動幫扶項目正常投產運行;對農村大病重殘人口、兜底人口等特殊羣體,加大幫扶力度,提高保障水平,確保其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完善防返貧機制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完善防返貧致貧機制十分關鍵。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爲此,要不斷提升產業就業幫扶效能,做好分層分類幫扶,不斷激發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內生動力。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治本之策。我國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快速發展,832個脫貧縣全部編制產業扶貧規劃,累計建成種植、養殖、加工等各類產業基地超過30萬個,每個貧困縣均培育形成了2個至3個主導產業,總產值超過1.7萬億元。下一步,要按照鞏固、升級、盤活、調整的原則,因地制宜推進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
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也極爲重要。就業穩了,收入增了,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返貧致貧。截至2024年底,我國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人數3305萬人,已連續4年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4年快於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未來要持續做好脫貧人口就業狀況跟蹤監測,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支持。
在產業和就業幫扶基礎上,要加強分層分類幫扶,激發脫貧羣衆、脫貧地區的內生動力,做好扶貧與扶志、扶智齊發力。王玉斌表示,對於有勞動能力的人口,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個人意願,開展種植養殖、加工製造、電商直播等技能培訓,加強就業服務;對於無勞動能力人口,要強化兜底保障,完善社會救助,確保基本生活無憂。此外,應支持欠發達地區振興發展,創新幫扶協作機制,通過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等給予差異化支持。
管好用好幫扶資產
管好用好幫扶資產,是脫貧羣衆持續增收致富的重要基礎。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清查脫貧攻堅國家投入形成資產,建立統一的資產登記管理臺賬。制定幫扶項目資產管理辦法,健全資產形成、確權移交、管護運營、收益分配等全程監管制度,推動經營性資產保值增效、公益性資產持續發揮作用。完善資產分類處置制度,支持各地盤活低效閒置資產。
近年來,幫扶項目資產總體保持穩健運行,有效帶動了脫貧羣衆就業增收。韓文秀說,當前,一些幫扶資產在使用管理上也存在着權屬不清、管護不力、閒置浪費、處置困難等問題,有的甚至被違規侵佔和流失。爲此,要健全資產形成、確權移交、管護運營、收益分配等全程監管制度,明確誰來管、管什麼、怎麼管。
全面清查幫扶資產並形成臺賬。目前,全國有近3萬億元幫扶項目資產登記在冊,如何管好用好如此龐大的幫扶資產。爲此,要明確政府投入幫扶資產的範圍,進行全口徑統計管理,並將建檔入庫作爲幫扶項目實施的前置流程;要強化幫扶資金、項目、資產一體化管理,確保賬實相符。
提升幫扶項目資產管理水平。王玉斌建議,從權屬類別、功能性質、運營狀態、利用質效等角度,對幫扶資產進行分類分級精細化管理;做好全程監測監管,發揮村級組織和幫扶對象作用,及時發現化解“建不成、不能用、用不好”等問題;完善分配處置機制,加強收益分配規範、強化服務體系支撐、嚴格資產處置管理。 (經濟日報記者 賴奇春 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