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膠原蛋白遭疑無法改善肌膚 醫秀科學證據:補8到12周見效
▲食用膠原蛋白常被質疑無助改善肌膚,但有醫師列舉多項研究證實確有效果。(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吃膠原蛋白常被質疑是「智商稅」,有人認爲下肚後只會被分解成胺基酸,補不到皮膚,但家庭醫學科醫師王姿允今於臉書指出,根據近年多項臨牀研究,膠原蛋白分解後的小片段「膠原肽」,確實能被吸收並啓動真皮層的修補開關,增加膠原合成,進而改善保溼、彈性與皺紋,食用膠原蛋白不會是智商稅。
王姿允在臉書粉專「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整理實證指出,根據2015年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每日補充特定膠原肽8周後,皮膚保水度與真皮膠原密度明顯上升,12周後仍持續;此外,2023年日本及東亞女性臨牀試驗證實,每天5克,連續12周,能使保水度增加、細紋變淡。
另根據2024年研究,即使是低劑量1.6克,每日持續4周,也可見到改善,12周後皺紋深度顯著減少。
更關鍵的是2023年的統合分析,王姿允寫道,其涵蓋26項臨牀試驗、1721名受試者,結論指出,膠原肽可改善保溼、彈性及皺紋等皮膚老化問題,另根據2024年隨機對照試驗,膠原蛋白搭配維生素C,不僅對皮膚有益,連頭皮、毛髮都有改善。
另有高劑量長期試驗指出,每日10至20克持續9個月,甚至能改善身體活動力、疼痛與心理健康。
要使膠原蛋白補充有感,王姿允建議掌握4原則:
●劑量:每日1.6至5克即可見效,高劑量10至20克有更全面效果。
●來源:魚、豬、牛各有差異,重點在於產地安全,避免重金屬、狂牛症風險。
●時間:連續8至12周以上纔會有顯著變化。
●小技巧:搭配維生素C、落實防曬,並維持規律作息,效果更佳。
王姿允提醒,並非所有膠原蛋白產品效果一致,分子量、純度及來源皆影響吸收,選擇時應避免過多添加物,且某些產品爲掩蓋魚腥味,甚至強調豐胸效果,可能額外添加香料或含雌激素成分,如蜂王乳、山藥等,要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