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湯麪「寬比細好」 外食族菜單攻略 少吃一堆油

外食選擇湯麪,寬面會比細面熱量來得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不少人因工作忙碌,經常在外用餐,小吃攤是方便又平價的選擇。營養師吳映澄指出,只要懂得選擇與搭配,即使外食也能吃得營養又均衡,麪食可以優先選擇湯麪,寬面又比細面熱量來得低,此外,也要搭配膳食纖維與蛋白質,減少調味料的燙青菜、豆乾、雞蛋都是不錯的選擇。

營養師吳映澄在臉書粉專表示,若選擇吃麪,湯麪會比干面來得好,因爲乾麪麪條容易吸附大量油脂與調味料,熱量相對較高;而湯麪則能相對減少油脂攝取,但要注意湯不要喝完,纔能有效減少總熱量。此外,吃湯麪可以選擇寬面,會比細面熱量來得低。

吳映澄也指出,面類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單吃營養不均衡,應搭配足夠的膳食纖維與蛋白質。青菜建議選擇清燙或簡單調味的涼拌菜,避免重口味的醬料。至於蛋白質來源,可以挑選豆乾、滷蛋等較低脂肪、加工度低的品項。

減重醫師蕭捷健曾PO文指出,減重、抗老不代表只能吃水煮,外食族選對小菜、看懂營養也能安心吃。地瓜葉就是平價抗氧化冠軍,效果媲美藍莓,鉀、鈣、鐵含量也非常豐富;海帶則含有豐富的碘,幫助甲狀腺正常運作、維持代謝力;黃豆制的豆腐、豆乾,是優質植物性蛋白來源,營養又好吸收;嘴邊肉油脂只比雞胸多一點、遠低於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