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來是鹹的…小心隱藏版糖分!營養師曝這1物是地雷 香腸、濃湯也上榜
火腿、香腸、培根、肉鬆等加工食品,製作過程會添加糖調整風味或增加色澤,隱藏了許多精緻糖。本報資料照片
想維持健康體態,許多人馬上想到少吃糖、少攝取澱粉,避免脂肪囤積。不過,有些食物看似沒有加糖、吃起來是鹹的,實際上有精緻糖添加過多的情況。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指出,糖會以各種食材、調味料、加工品的形式出現,包括常用的醬料,香腸、烤雞也榜上有名。
根據國健署建議,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以每日熱量攝取量2000大卡爲例,每日添加糖攝取熱量不宜超過200大卡,即50公克糖,這個數字恐一杯700cc全糖珍珠奶茶就超標。各種食物隱藏的糖分也不少,讓人不知不覺攝取過量,增加脂肪、影響健康。
以常用的醬料爲例,番茄醬、甜辣醬、照燒醬、烤肉醬等各式調味,增添食物香甜與色澤,但糖分不少。桃園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國人常忽略番茄醬的威力,吃薯條、雞塊都要沾上一點,有些人無醬不歡,披薩、炒飯也要用番茄醬調味,殊不知糖、鈉的含量都超高。
「番茄的天然酸味需要大量的糖來中和,雖然味道不鹹,但爲了增添風味和保存,也會添加大量的鹽。」陳姿吟說,沾醬類是地雷,小小一包含有不少隱藏的熱量或糖分。另外,烤肉醬的「鹹甜滋味」來自各種添加糖,吃多了增加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風險。
加工食品中的隱藏糖也不少,陳姿吟指出,火腿、香腸、培根、肉鬆等加工肉品,在製程中會添加糖調整風味或增加色澤,吃起來「鹹的」讓人失去戒心。市售烤雞刷上各種調味醬料,店家用醬油、糖、味醂爲基礎自制秘方醬汁凸顯味道,醬烤往往含糖量更高。
飲品與湯品也隱藏着糖,例如紅豆湯、綠豆湯、綜合豆花,都是加了許多糖的中式點心,西式湯品中的濃湯或沖泡式湯包也都有糖的蹤跡。含糖飲料,調味茶、三合一咖啡、加糖手搖飲,更是糖的主要來源。
該如何避免吃進過多的糖分呢?陳姿吟提醒,戒斷醬料可以降低由醬料攝取過多熱量,如果一定要搭配醬料,應優先「低糖」的清爽醬料。外食族在選擇菜色上,也要少吃糖醋、蜜汁、勾芡類的食物,這些料理通常醬汁濃稠且含糖量高。
另外,學會分辨、聰明選擇,要懂得成分表,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海藻糖、麥芽糖漿、玉米糖漿等,都是精緻糖。自己下廚可減少加工食品,多利用枸杞、紅棗、水果乾等天然食材增加甜味,適度調整、少一點糖。
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指出,糖會以各種食材、調味料、加工品的形式出現,飲品與湯品也隱藏着糖。圖/取自國健署食在好健康臉書專頁
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指出,糖會以各種食材、調味料、加工品的形式出現。圖/取自國健署食在好健康臉書專頁
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指出,糖會以各種食材、調味料、加工品的形式出現,糖醋、蜜汁、勾芡類的食物,通常醬汁濃稠且含糖量高。圖/取自國健署食在好健康臉書專頁
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指出,糖會以各種食材、調味料、加工品的形式出現,常用的醬料爲例,番茄醬、甜辣醬、照燒醬、烤肉醬等各式調味,增添食物香甜與色澤,但糖分不少。圖/取自國健署食在好健康臉書專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