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還瘦不下?這「3個日常習慣」纔是元兇
▲你常常覺得自己已經吃很少,體重卻怎麼都降不下來嗎?(示意圖/unsplash)
記者黃棱涵/綜合報導
許多人減重時以爲「少吃就能瘦」,常遇到明明控制飲食,結果體重卻總是降不下來,營養師郭曉晶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指出,真正影響代謝的,除了飲食,還有三個容易被忽略的生活因素,分別是「睡眠、水分攝取與每日步數」。
最新研究顯示,這三大因素對減重影響非常大,睡眠不足會改變食慾賀爾蒙,使人明明不餓卻想吃;缺水可能降低代謝效率,甚至讓身體誤將口渴當作飢餓;而步數不足,即便有規律運動,身體仍可能進入「能量節省模式」,燃脂效率降低。
郭曉晶建議,要啓動身體的代謝黃金三角,可從以下三點着手:
1. 充足睡眠
研究顯示,規律且充足的睡眠能穩定食慾賀爾蒙,降低肥胖風險,郭曉晶建議,每晚睡滿 7 小時以上,睡前遠離電子產品,並建立專屬入睡儀式,例如泡熱水澡或聽輕音樂。
2. 足夠水分
水分不僅解渴,也是代謝運作的重要燃料,每日建議至少攝取 2000 毫升水,早晨起牀與餐前各喝一杯水,有助啓動新陳代謝並增加飽足感。
3. 每日步數
運動不等於活動量,若每日步數長期低於 5000 步,身體仍可能進入節能模式,郭曉晶建議通勤多走路、午休抽空散步,每日累積步數目標可設定在 7000–8000 步,將燃脂融入日常生活。
郭曉晶提醒,減重不只是控制飲食,生活習慣的細節同樣關鍵,睡眠、水分與步數三者相輔相成,才能建立健康、持久的代謝系統,讓體重管理真正發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