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央票連續大額發行 央行穩匯率助力穩預期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人民銀行今日繼續在香港發行600億元中央銀行票據(下稱“離岸央票”),這是繼上個月發行同等規模離岸央票後的又一次大額操作。連續兩個月實現上百億規模的離岸人民幣大額淨回籠,這在過往離岸央票發行中較爲少見,足見央行穩匯率的決心。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尤其是離岸匯率,始終在7.3附近反覆“拉鋸”,同期美元指數也圍繞108震盪徘徊。匯率市場儘管似乎表面平靜,但暗流依然涌動。本週公佈的美國1月CPI從2.9%升至3%,爲連續第四個月上行,核心CPI從3.2%升至3.3%,均高於預期,市場愈發擔憂已現回升跡象的通脹會進一步放緩美聯儲降息步伐。根據利率掉期合約,交易員們現在僅預期今年有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此前預期至少有兩次,並且將降息的時間點從之前的9月進一步推遲到12月。

美聯儲降息步伐的放緩,使得中美利差深度倒掛的局面短期內難以緩解,甚至可能進一步加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會面臨貶值壓力。儘管央行在過去應對匯率貶值的週期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今年面對更趨複雜的國際經貿形勢和加速鉅變的全球科技週期,穩匯率所面臨的挑戰更加多元,央行更需未雨綢繆。

2024年11月以來,央行就加快了離岸央票的發行頻率,2025年以來更是加大發行額度,實現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抽水”。根據香港金管局公佈的數據,截至去年末,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約9200億元,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承壓期間,通過大規模回籠離岸人民幣資金,擡高離岸人民幣資金同業拆借成本,可以起到抑制做空人民幣匯率的目的。

考慮到今年人民幣匯率仍有承壓挑戰,離岸人民幣又是人民幣匯率市場的“前線”,對在岸人民幣匯率往往具有牽引作用,預計央行將繼續加大離岸央票的發行力度和頻率,以穩定市場預期,助力經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