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擴增 國際排名僅輸大陸

苗栗後龍好望角風機更新升級,原本應除役的風機功率更大、效能翻倍。居民表示低頻噪音與葉片閃影干擾生活。(本報資料照片)

在政府大力推動風力發電下,臺灣陸域與離岸風機合計約600支,每萬人風機數0.26支,在國際上僅落後丹麥、英國、瑞典等國家。其中離岸風電快速擴增,預計2025到2030年間將僅次於中國大陸,排名第2名,比日本、南韓還高。但風力發電機運轉的低頻噪音、風切聲及眩影,干擾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甚至污染環境、養殖業,也正在成爲在地人的噩夢。

苗栗後龍好望角有「臺灣最美風力發電廠」之稱,可眺望無敵海景吸引愛侶前往,「天空階梯」更是網美打卡聖地,但卻是當地居民的噩夢。

苗栗縣海岸發展協會創會會長翁坤章感嘆說,風機影響很大,低頻噪音,白天吵、晚上更睡不着,害居民罹患「風車症候羣」,會頭痛、失眠,甚至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當地1年約有半年都有強風,從好望角望去,海域、陸域風車加起來超過100支。他住了20多年,從無風機到風機林立,生活被徹底打擾。

彰化縣芳苑鄉有37座運轉中的陸上風機,漢寶養殖區一帶就超過20座,除了居民反映風機運轉產生眩影及風切聲影響日常生活,也曾發生風機漏油污染,影響養殖區的蛤蜊生長,且風機運轉的低頻噪音,尤其冬季有東北季風助長,聲音簡直讓人發瘋。

漢寶村長鄭鵬豐也說,風機運轉4年多,就有5座曾漏油,加上整座風機多年來卡灰塵及油污,污漬隨雨水流入漁塭,污染環境且影響在地養殖業。

臺電2003年在新北市石門區率先建置6部商轉風機,近期傳出臺電擬將4座老舊風機汰換爲3座新機,另有業者計劃在尖鹿裡增設2座陸域風機。尖鹿里長邱朝欉指出民衆關心的低頻噪,但開發業者卻僅以「風機尚未設置、無法預估」迴應,令人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