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AI大浪 林信義靠產業外交讓世界看見臺灣
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聯合報系記者張文馨/攝影
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臺灣憑着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的強悍實力,立足於AI供應鏈制高點。今年APEC峰會通過的「慶州宣言」,探討AI與人口結構變化挑戰,APEC經濟體爭相探詢臺灣如何培育高科技產業,臺灣也大方分享經驗,凸顯臺灣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靠着產業外交,讓世界看見臺灣。
今年因川習會、關稅談判、日韓新元首上任等話題,讓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充滿看點,但這也讓林信義肩負向國際傳達臺灣理念的任務,難度升級。
不過林信義維持一貫的沉穩態度,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
林信義在APEC峰會上,把握國際舞臺,大方分享臺灣經驗,從高科技產業的歷史脈絡,政府如何扶植、法規設計,到企業如何配合,以「臺灣經驗」抓住全球眼光。
媒體觀察,在領袖峰會上,許多領袖代表對臺灣AI實力、產業模式表達高度興趣,積極謀求合作意願,代表美國出席的財政部長貝森特更與林信義於場邊會談,時間長達40分,想了解臺灣如何建立高科技聚落,以及發展的歷史脈絡,並確認對臺灣發展模式的理解是否正確。
在企業峰會場合上,聚焦AI議題的氛圍更加明顯。與會人士直言,幾乎所有場合都在談AI,即便不是與AI直接相關的主題,還是在談AI,因爲AI已經不是飛在天上的概念,而是確實可以促成區域合作。
今年林信義率領的臺灣代表團,也一再傳遞同樣訊息,臺灣樂意且期待與其他理念相近經濟體展開合作,就連過去處於競合的韓國,今年也確立「合作大於競爭」的基調。
林信義公開回應韓國媒體,臺韓合作有助於提升區域供應鏈韌性,並細數他對韓國的瞭解,記者會結束後,他更主動與韓媒致意、閒聊,展現親和力,可看出端倪。
當林信義被問及「給自己打幾分」,他不替自己打分數,不過林信義提到,從會議氛圍、場邊觀察,都可以看出,臺灣乘着AI浪潮,以產業實力爲基礎,已經走出嶄新的外交道路。
APEC峰會今天圓滿落幕,林信義順利達成總統賴清德交付的3項任務,背後靠的是長年經驗積累,公私部門紮實閱歷,以及他隨時隨地「做功課」的拚勁。
臺灣領袖代表林信義女兒林玟萱分享,林信義在APEC會議期間,一有空檔就在翻閱資料,持續以螢光筆劃重點,「螢光筆用掉很多隻,一直讀、一直改、一直更新」。
媒體詢問,如果總統賴清德明年再次徵詢,是否會4度代表臺灣出席2026年APEC峰會,林信義表示,光是應付這次會議已經很忙了,沒時間想這問題。林玟萱則說,爲人子女,總是有些私心,「畢竟父親已經快要是八旬老翁,希望有更多時間迴歸家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