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嬰兒配方奶甜如可樂挨轟!「媽媽餵」喊告網友 醫嗆:見登又法盲
「媽媽喂」拍攝嬰兒配方奶粉影片,指其「含糖量超高,等於喝2瓶可樂」,遭醫界痛批胡說八道。示意圖/ingimage
臺灣在地母嬰品牌「媽媽喂」(Mamaway)開設20餘年,一直以來獲得不少新手父母的喜愛及反饋,近日因一則指稱「嬰兒配方奶粉含糖量超高,等於喝2瓶可樂」、提倡母乳的宣導影片,讓多名醫師現身批評,指其製造母親對母乳的焦慮和恐慌非常不可取,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更駁斥這種說法,指出嬰兒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的含糖量與母乳差不多,不該胡說誤導大衆。
「媽媽喂」昨(27)日在Threads等社羣平臺發出聲明表示,做爲母嬰品牌,對於國內外育嬰的新研究、新發現,都會是在社羣和媽媽們分享的素材靈感來源,但不代表這些是沒有依據的一派胡言或異想天開,還說媽媽喂不是哺乳協會,沒有刻板人設問題,強調提倡哺乳純粹是瞭解母乳就像核能一樣被誤導或被低估,希望能在奶粉被放大的趨勢下,稍微平衡報導,畢竟配方奶的利益龐大,自然鼓吹者衆。並以「媽媽喂若爲了營利目的,應該要考慮開始賣奶粉」來自清。
對於該則爭議影片,「媽媽喂」表示,影片中沒有針對特定品牌或產品,但根據2024年5月的權威外媒報導,仍有配方奶領導品牌因添加糖的問題被關注,尊重媽媽們有切身環境因素的考量,選擇配方奶是必要替代方案,也感謝蘇怡寧院長賜教。
胸腔科醫師杜承哲也透過臉書對此發表看法,認爲「媽媽喂」強調「提倡哺乳純粹是瞭解母乳就像核能一樣被誤導或被低估,希望能在奶粉被放大的趨勢下稍微平衡報導」這句話暴露出嚴重的邏輯黑洞,認爲母乳有好處,不代表需要抹黑沒有添加糖、實際上只有乳糖的大部分奶粉。
杜承哲更說,乳糖能幫助兒童大腦發展,這與過動無關。關於「糖分造成過動」的理論,在1994年和2017年的大型研究中也已經被打破了。因爲在家中自制的點心不太出現這樣的問題,最可疑的是來自糖果零食的色素和人工添加物,不過也需進一步研究。
杜承哲並批評「媽媽喂」在影片遭炎上後,反倒以「未經授權引用本公司影像」,及「肖像權」、「著作權」等侵害,威脅網友若3天內不下架影片就提告,是「見登(臺語,意指惱羞成怒)加法盲」。他強調,評論就放在臉書,要告來告,製造媽媽的恐慌和焦慮真的非常不可取。
杜承哲也透露家中用配方奶粉取代母乳後,化解了母嬰焦慮的實例,呼籲母親可依照自己身體的情況,選擇能順利、也讓身心穩定的方法,對小朋友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