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北京做對了什麼?
本報特約評論員
面對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通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治理、生活深度融合,是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在城市全面落地的關鍵舉措,也是城市面向未來構築競爭新優勢、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域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北京夯實數字經濟之基,拓寬場景應用之實,織密數據安全之網,爲城市數字化轉型與數字未來發展提供了發展思路。
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正在北京火熱進行中。以場景化創新塑造全球數字經濟應用標杆,爲城市數字化轉型與數字未來發展提供的“北京方案”,吸引了全球50多個國家及重要國際組織的300餘位國際嘉賓。“點數成金”背後,北京究竟做對了什麼?
城市現代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根本目標。新時期面向建設人民城市、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等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通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治理、生活深度融合,是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在城市全面落地的關鍵舉措,也是城市面向未來構築競爭新優勢、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全域數字化轉型能夠充分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和創新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以數據融通、開發利用,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運行全過程,整體性重塑智慧城市技術架構、系統性變革城市管理流程、一體化推動產城深度融合,推動現代化城市高質量發展,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在城市全面落地。
全域數字化轉型,北京夯實了數字經濟之基。北京的全域數字化轉型,是兼顧城市治理現代化與產業體系現代化的城市數字化轉型,是把握好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協同發展關係的數字化轉型。從實際出發,按照規律辦事,不刻板模仿其他城市發展模式,而是因地制宜,把握本地資源稟賦,把數字經濟的基礎打牢,是北京全域數字化轉型的“發動機”。憑藉雄厚的科技實力和豐富的數據資源,着力從數字基礎設施佈局、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平臺生態系統構建與高效制度供給四方面採取措施,有力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北京發揮了對區域乃至全國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去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超2.2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5%,爲全域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勁動力。
全域數字化轉型,北京拓寬了場景應用之實。近年來,我國一些城市在數字化轉型取得階段性突破的同時,也面臨着新挑戰。如何體現“場景牽引、以人爲本”原則,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從而打造一批典型場景,形成一批可感可知的數字化應用成果,讓城市全體居民的生產生活更便捷、更舒心、更安全,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成爲亟待突破的卡點。
北京以數據流通、開發利用貫穿城市規劃、建設、運行的全過程,不斷激發城市經濟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動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整體協同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北京提出的政企數據融合共用的“數據專區”模式,規劃建設了金融、位置等10餘個專區,聚集了數據提供方、技術開發方、數據服務方、數據運營方、數據應用方、數據監管方等多類角色,政務和社會數據流通規模超3000億條,在城市運行、交通治理、經濟運行監測調度等70餘個典型場景形成了規模化應用,構築了超大城市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的場景羣。
全域數字化轉型,北京織密了數據安全之網。數字技術在提供生產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帶來新的風險和安全隱患。伴隨着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各式各樣的數據也在人們的生活中被大量收集、存儲和利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由此成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嚴峻挑戰。《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中專設數字安全章節,以地方立法形式與《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進行銜接。北京數字安全企業整體市場佔有率更是達到全國一半。在加快數字化轉型與確保數據安全之間,北京找到了平衡點。
城市是推進數字化轉型的綜合載體。面向未來,北京將進一步推進產城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以更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安全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