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也有邊際效用
隨着春天到來,北京路邊的樹木換上綠裝,天氣也讓出遊穿搭有了更多可能。“來趟City Walk(城市漫步)吧!”白塔寺邊看桃花,大柵欄探店老北京小吃,五道營走走順路去趟雍和宮……春日週末老城“壓馬路”,對上班族來說,已成爲兼具鬆弛感與時尚的選擇。
與打卡式觀光旅遊不同,City Walk更強調放慢節奏和隨興所至,以更具有探索性和主動性的方式,來體驗城市的歷史、人文和景觀。
“雍和宮—五道營—國子監”是北京當下熱門City Walk路線之一,在這條長度不超過2公里的路線上,以雍和宮爲起點向西北方向沿着五道營衚衕漫步,不到100米就能邂逅兩個酒吧、一家日料店、一家越南餐廳,以及一家開了近十年、以“上房揭瓦”爲景觀特色的私房小火鍋;在國子監街對面馬路牙子邊喝杯咖啡小憩後,往前走不到20米,就能遇到透着濃厚傳統美學意境的特色小店。在這條路線的不遠處,則是一年四季人山人海的“頂流”線路南鑼鼓巷。
如何選擇City Walk路線?在社交平臺上,受歡迎的路線通常都具備“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街景層次豐富、沿途業態多樣”這三大特徵,這樣的城市空間可以最大化減少因爲選擇一條路線而放棄其他目的地的機會成本。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選擇路線背後與“機會成本”和“邊際效用”息息相關。機會成本指的是當面臨多種選擇時,選擇了其中一個選項後,不得不放棄的其他選擇中價值最高的那個選擇所帶來的潛在收益;邊際效用則是指在連續消費一個商品或服務時,每增加一單位所獲得的額外滿足感或效用。經濟學家常說的“邊際效用遞減”,指的就是每增加一個單位的資源,獲得的額外效用減少的現象。
年輕羣體用腳步丈量城市,同時也正通過選擇路線完成一場隱形的市場投票。比起一條充斥着重複店鋪的“文創雪糕一條街”,他們往往更願意選擇一條既有歷史文化深度,又有各類好吃好玩有意思的店鋪聚集、能夠探訪“寶藏小店”的路線。這樣的多元化組合能讓他們從常規的旅遊景點中擺脫出來,體會城市別樣的生活圖景和人文印記。在這一過程中,“週末時間”這一稀缺資源所能獲得的效用滿足也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
站在商家角度,店鋪集聚雖然能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形成特色街區的品牌效應,但隨着集聚水平的不斷提升,規模一旦超出適度範圍,反而會導致競爭加劇。店鋪租金水漲船高,消費者審美疲勞,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最終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城市經營者在引導特色街區的形成過程中,也應注重業態的“色彩搭配”、講究“場景設計”、找到“特色玩法”,用City Walk滿足人們與城市“對話”的需求,鼓勵大衆更深入地瞭解所在城市的空間與文化,在天然的體驗式消費場景中,提升流量帶來的實際經濟收益。
當然,無論怎樣去衡量成本與收益的平衡,也不能忘記City Walk的本意——漫無目的地城市漫步。當春風拂過老城斑駁的磚牆,忘掉特定的路線吧!拋下條條框框,懷揣鬆弛的心情、帶上發現美的眼睛、穿着一雙舒適自在的鞋,去衚衕深處逛逛,開啓一次沒有計劃的旅程,或許會收穫不同視角下的北京,體驗“發現新大陸”的驚喜。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晨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