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聚光燈響應臺灣燈會 元智大學師生13作品展多元文化
2025年臺灣燈會在桃園盛大舉行,其中「城市聚光燈」展區,以桃園城市特色與多元文化爲主題,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與感官體驗,該展區由元智藝設系師生共同策畫,共匯聚了13件作品,以「家的輪廓」爲主題,呈現國境之門的桃園,彙集着多元文化。(元智大學提供/廖姮玥桃園傳真)
2025年臺灣燈會在桃園盛大舉行,其中「城市聚光燈」展區,以桃園城市特色與多元文化爲主題,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與感官體驗,該展區由元智藝設系助理教授邱傑森及人社院英專班老師莫珊嵐雙人共同策畫,共匯聚了13件作品,以「家的輪廓」爲主題,呈現國境之門的桃園,彙集着多元文化。
城市聚光燈展區包含客家、原住民、新住民、閩南及眷村等不同族羣遷徙至同一片土地,也帶入了不同的故事與文化,藉由交融接納,共同將桃園打造成多元又獨特城市意象。元智大學教師羣領銜策展,並指導原住民學生和外籍生參與作品設計與製作,結合藝術創作與教學實踐,展現桃園作爲文化重鎮的藝術實力。
2025年臺灣燈會在桃園盛大舉行,其中「城市聚光燈」展區,以桃園城市特色與多元文化爲主題,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與感官體驗,該展區由元智藝設系師生共同策畫,共匯聚了13件作品,以「家的輪廓」爲主題,呈現國境之門的桃園,彙集着多元文化。(元智大學提供/廖姮玥桃園傳真)
2025年臺灣燈會在桃園盛大舉行,其中「城市聚光燈」展區,以桃園城市特色與多元文化爲主題,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與感官體驗,該展區由元智藝設系師生共同策畫,共匯聚了13件作品,以「家的輪廓」爲主題,呈現國境之門的桃園,彙集着多元文化。(元智大學提供/廖姮玥桃園傳真)
其中元智大學英專班老師、法籍藝術家莫珊嵐,與外籍生合作飛機意象的作品「福道」。另藝設系助理教授黃琬雯,也是本次參展藝術家,則和藝設系學生、港生以及阿美族學生合作,在作品「祈豐年」中的圖騰與竹構設計中,共同激發對原民精神和南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黃琬雯表示,臺灣原住民的漁獵與稻作文化,在建築、工藝、舞蹈、信仰都表述其深厚的南島文化底蘊。祈豐年的概念來自於阿美族太巴塱穀倉X型的屋頂與斜撐,轉化爲2組不同斜率的竹構單元,包被出如隧道般的空間,以海洋和竹燈模式交替演出,並引導人流進入展區。走進「祈豐年」,感受如魚羣漸進式的光帶,以雙手領受竹燈中的祝福。
2025年臺灣燈會在桃園盛大舉行,其中「城市聚光燈」展區,以桃園城市特色與多元文化爲主題,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與感官體驗,該展區由元智藝設系師生共同策畫,共匯聚了13件作品,以「家的輪廓」爲主題,呈現國境之門的桃園,彙集着多元文化。(元智大學提供/廖姮玥桃園傳真)
參與創作的資傳系同學徐翊媗說,自己是阿美族,在圖騰設計中,以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故事爲核心,靈感來自各族羣象徵性的圖騰與歷史,透過幾何紋飾與象徵性圖案,呈現各族羣獨特的精神與文化內涵。這些圖騰不僅是一種視覺表現,更能成爲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歷史與精神。讓大家在欣賞這件作品的同時,感受到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度與族羣認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