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風華錄》走進寧波,探尋千年港城新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5月24日,《城市風華錄》寧波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主持人撒貝寧攜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寧波籍演員王安宇、總檯主持人張舒越組成“風華團”,開啓一場城市探秘之旅。
節目海報。節目組供圖
以“海定波寧”爲脈絡,節目以多維視角與沉浸式體驗展現寧波新貌。撒貝寧與吳志強探訪寧波原創的“最美上學路”,七彩步道、風雨連廊、兒童塗鴉,讓校門口從“擁堵戰場”變爲“多巴胺樂園”。不同顏色對應不同的使用用途,如此設計能助力解決上下學人流高峰的雜亂、擁堵現象。目前,寧波一共建造了160餘條“最美上學路”,孩子們還積極加入設計“共創”中。
寧波與海的羈絆,始於八千年前的井頭山遺址。“風華團”跟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研究員孫國平,一起踏入這片“史前海鮮市場”,在堆積如山的貝殼層、精工細作的木槳與陶釜裡,解讀寧波先民“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
寧波水產品批發市場的日水產交易量超千噸。這裡日車流量超過8000輛,24小時不間斷爲寧波及周邊地區市民提供優質海鮮。隨着深遠海智能化養殖平臺“東海1號”的投放使用,寧波大黃魚已經住上“海上獨棟大別墅”,實現了深遠海全自動智慧養殖。
作爲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的大港,寧波舟山港的5G智能港口建設已成爲行業標杆。“風華團”登上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5G智慧碼頭,52米高的橋吊如鋼鐵巨人般矗立,智能集卡穿梭如織,遠控操作室內90後司機吳起飛輕搖手柄,集裝箱精準起落。走入高架駕駛艙,撒貝寧在體驗橋吊工人“高空穿針”後感慨:“這不是碼頭,是科技與人文共舞的舞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