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湖成「高雄水族缸」 遊客見魟魚優遊大喊:稀奇
近日有網友在澄清湖拍到𫚉魚浮上水面游泳。圖/翻攝自tein_ran_an的Threads
澄清湖是高雄地區主要水庫,近日多名遊客在園區內的「九曲橋」水域,發現𫚉魚在湖面、水底優遊,直呼「好稀奇」。水族業者說,民衆看到的𫚉魚應是雜交𫚉魚,通常是人爲不養放生,在野外也會繁殖。民代說,外來種動物應有追蹤機制,進口、繁殖都要登記,以免造成生態危害。水公司說,呼籲民衆不要在澄清湖放生魚類,以免影響水質。
澄清湖常被民衆放生水族,因此成爲外來種魚類溫牀,魚虎、黃冠三間、武昌魚甚兇猛的鱷魚火箭都常被民衆在澄清湖發現。2016年澄清湖風景區淡水館因將改建爲遊客中心暨文史館,管理單位將長達2公尺的象魚野放至澄清湖中,更被外界抨擊爲「生態教育的錯誤示範」。
近日有多位民衆在澄清湖散步行經九曲橋時,發現竟有𫚉魚游上來水面翻動身體,也有遊客拍下𫚉魚在靠近岸邊水淺處,與武昌魚、黃冠三間一起游泳。澄清湖出現𫚉魚的影片被貼上網路後,引起網友熱議,直呼澄清湖是「高雄的水族箱」。
記者昨天下午循線前往澄清湖九曲橋,纔剛抵達就聽到一羣遊客大喊:「你看,有𫚉魚」。記者靠近查看,發現有𫚉魚在水底游泳,由於水面反光,不太容易發現,但仍吸引遊客駐足圍觀。一名女子說,有看到1只𫚉魚在游泳,因爲很少見,覺得很神奇。另名男子說,他也有看到𫚉魚,覺得很稀奇。
「竟然會有人把外來種的𫚉魚棄養在澄清湖,真的讓人傻眼」市議員張博洋說,部分民衆購買特殊品種動物當寵物,後續飼養遇到問題,就帶到野外放生,對生態造成衝擊,建議政府對於特殊品種動物,要研擬相關追蹤機制,水公司等相關單位,也要儘速處理外來種魚類,避免在澄清湖繁殖,造成生態危害。
市議員張漢忠說,𫚉魚是外來種魚類,被放生到澄清湖,如果繁殖成族羣,恐怕會對生態造成衝擊;澄清湖也是提供高雄地區用水的主要水庫,若被放生魚類,水質可能會受到影響,希望民衆不要來放生。
市議員白喬茵說,呼籲農業部針對野生動物保育法,強化野生動物管理,針對非臺灣原生種動物進口、繁殖通通都應該登記並施打晶片。礙於農業部、農業局稽查人力有限,應鼓勵民衆檢舉野生動物私下繁殖、販賣,提供檢舉獎金,避免未來再次出現綠鬣蜥一樣的強勢外來種,帶來更大的生態浩劫。
自來水公司七區管理處說,澄清湖園區是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爲維護環境生態及水質安全,呼籲民衆不要放生魚類,水公司會持續觀察外來種魚類是否造成相關影響,再研議處置計劃。
一隻𫚉魚出現在澄清湖九曲橋附近水域。記者王勇超/攝影
遊客昨天下午再澄清湖九曲橋圍觀𫚉魚。記者王勇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