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5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提升到52.9%

6月9日,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5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93.2萬輛,同比增長13.3%,環比增長10.1%。今年累計零售881.1萬輛,同比增長9.1%。

前幾年國內車市零售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今年5月零售較2018年5月181萬的最高水平增長6%,呈現超強增長態勢。

受“兩新”政策的拉動,春節後車市熱度持續走強。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很多省市出臺並逐步落實了相應的地方促消費政策。疊加車展等線下活動的全面啓動,5月車市走勢良好。

根據商務部數據,截至5月31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412萬份,按照月度節奏測算5月以舊換新申請量達到123萬輛,較4月的109萬輛增長13%,相對5月私人家用乘用車零售規模,大約近70%的私人購車用戶是以舊換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購用戶降到30%左右,消費升級的增換購成爲購車消費的絕對主流。隨着換購需求的持續增長,淡季不淡的特徵明顯,5月零售接近3月零售高位,體現了以舊換新政策對國內零售消費的巨大貢獻。

乘聯會表示,從5月乘用車市場的特徵來看,今年直觀的降價、價格戰稍顯溫和,但年款增配、調整車主權益等隱性優惠措施層出不窮,5月新能源促銷環比增長1.6%,達到11%;5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提升到52.9%,呈現出由報廢更新、以舊換新疊加新能源免徵購置稅等普惠政策託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強勢增長;2025年1-5月,自主燃油乘用車出口105輛下降14%,自主新能源出口64萬增長95%,新能源佔自主出口37.9%。雖然年初自主品牌在俄羅斯主動去庫存,對俄羅斯出口下降,但自主品牌的俄羅斯市場份額依舊保持55%以上高位,考慮到俄羅斯汽車工業現狀,中國汽車對俄出口還會恢復到一定水平。

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116.7萬輛,同比增長30.2%,環比增長1.1%;1-5月累計生產524.9萬輛,增長41.1%。5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21.6萬輛,同比增長33.0%,環比增長7.0%;1-5月累計批發520.0萬輛,增長40.0%。5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02.1萬輛,同比增長28.2%,環比增長12.1%;1-5月累計零售435.1萬輛,增長34.1%。5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出口20.0萬輛,同比增長80.9%,環比增長5.8%;1-5月累計出口78.9萬輛,增長37.1%。

5月新勢力零售份額20.5%,同比增加4.5個百分點。新勢力走勢分化,其中小米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鴻蒙智行等貢獻5.8個點的份額增量。自主傳統車企的獨立新能源品牌作爲創二代的表現較強,份額爲12.5%,同比持平。深藍汽車、阿維塔汽車、方程豹、極狐汽車等自主大集團的自創新能源品牌表現優秀。

對於6月份的市場展望,乘聯會表示,2025年6月共有20個工作日,與去年6月相比多1天,尤其是端午節在5月31日,有利於車市產銷平穩增長。隨着2024年報廢更新政策啓動,2024年5-6月乘用車市場逐步恢復,今年6月的增長基數會相對較高。由於今年年初的生產積極性高,一季度行業並未出現前幾年的去庫存特徵,4月末庫存達到350萬輛,庫存天數爲57天,因此6月份的產銷仍處於逐步減速的較快增長狀態。

此外,近日國家下發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對縣鄉市場的意義重大,通過廠商與地方補貼支持,必將爲車市增加新動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