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數據滿天飛是什麼情況?

最近數據滿天飛,上週有三集團(廣州外國語、鐵一、廣附)高一聯考的各科詳細分數,後來又發現清灣也參加了三集團聯考,並且網傳分數比較一般。

這個是高中的數據,高中不是義務教育階段,所以數據傳出來問題不大,我在備用號放一放,沒看過的可以點下面名片也關注一波,有些敏感東西會發在備用號。

接着,白雲區相繼有兩份非常非常詳細的數據流出來。第一份是頭部民辦學校24年中考的詳細數據,精確到考生人數、一梯度人數和二梯度人數。第二份則是白雲區目前在讀初三和初二這兩個年級上學期(當時分別是初二和初一)期末考非常詳細的數據,區內排名前20都有,有總平均分,區排名前2000/5000/10000/14000學生的比例。

有在各個平臺上關注各種教育自媒體的家長們應該都看到了。其實,我大概率比你們看到得更早,只不過公衆號我是不敢發出來的,原因是:我慫。

衆所周知,義務教育階段的那些成績是不能公開的,排名也是不被允許的——這裡特別強調一點,是不能公佈,但是家長和學生是有知情權的,也就是說那些隱瞞成績的學校是沒有法理依據的,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但是,數據不透明不代表沒有。畢竟,數據在這裡,用excel排個座次是分分鐘的事情。況且,數據是最能夠衡量各區、各學校和各老師工作成果的東西,就算不涉及KPI,但你學校一頓亂吹猛如虎,一看成績二百五,總是說不過去的。

只不過,這些體現真實情況的核心數據只是內部消化不對外罷了。一般來說,各學校的領導手頭上都是有的,他們區裡頭開會都能夠獲得。

然而,“兄弟”學校之間,明擺着存在競爭關係,表面笑嘻嘻,內心罵sb,就和雷總的名場面差不多。

所以,你們看到的那些非常詳盡的數據,極大可能就是從那些成績不錯的學校中流出來的,這個對“友商”是個重大打擊。至於白雲區爲啥這麼猛?因爲白雲區是民辦學校神仙打架打得最猛的區啊。

傳開來很簡單,弄個小號在小紅薯、頭條、微博之類的自媒體分發平臺發出來,傳播效果槓槓的。表格數據因爲其直觀、對比強烈的特點,是最容易傳播開來的,畢竟文字有歧義,但數字誰大誰小一目瞭然。

傳開來之後,自由教育自媒體看到,然後跟進發到自己的賬號裡面。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受衆家長,於是一下子就傳開了。

這時候,那些被打擊的“友商”肯定是憤怒的,然後就是公關和發泄。第一反應是找第一個傳播的人,然後追究責任。最近我就聽說有學校要發律師函的……如果找不到的話就聯繫那些發佈的自媒體刪稿。

沒錯,我就收到過不少電話……所以你看,我現在都不發這些一手資料了,沒錯,我承認我是慫了。就算是發出來並且評論,也是等其他大佬們發完一段時間再說,不蹭這波熱度了——你看,我今天發應該就沒事。

雖然我慫,但站在家長和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角度,我想說的是,幹得漂亮!

你們學校平常一頓吹,有時候都吹得不講基本法,不就是仗着家長們無法求證。現在,真有人把數據放出來,啪啪打臉的戲碼,反正我愛看。

最後也還是得說,數據這東西充其量只是個參考,吃瓜就好了。主要是數據是否事實的全部你不知道,哪怕是真的,數據背後你還要考慮學校生源構成,水分大小,統計口徑等因素。

事實上,所有統計類的東西,都可能存在失真的情況,甚至可能是數據發佈者本身已經有了立場,然後使用一份能印證他們立場的數據把你帶着走而已。

皿煮黨:你罵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