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銀行中報出爐:貸款高景氣增長,1.37萬億資產領跑西部城商行

8月26日晚,成都銀行(601838.SH)發佈2025年半年報,截至報告期末成都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21億元,增幅9.77%。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22.70億元,同比增長5.9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17億元,同比增長7.29%。

2025年以來,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商業銀行持續優化定價能力,大力整治“內卷式”競爭,總體負債成本有所下降,同時通過內部挖潛等方式持續改善經營效率,積極應對利潤下行壓力。在此背景下,成都銀行保持戰略發展定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促進規模、效益、質量的協調發展。上半年該行發放貸款規模維持高景氣增長,貸款總額同比增長17.93%,同時資產質量、經營結構保持穩健。

半年報數據顯示,成都銀行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速爲8.51%,較一季度提升5.34個百分點,爲上半年該行業績穩健增長打下基礎。在利息淨收入方面,成都銀行頂住行業淨息差進一步下行的壓力,上半年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7.59%,與此同時,上半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保持在0.66%的低位,在規模穩步提升的同時資產質量繼續位居行業前列。

7月22日,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發佈,繼2024年首次上榜後,成都銀行再次上榜,排名第324位,較2024年提升35位,也成爲行業內排名提升最多的銀行。

區域經濟活力足 業務版塊韌性足

作爲中國“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成都爲成都銀行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和廣闊的空間。2025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171.78億元,其中成都市經濟總量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5.8%,經濟運行呈現工業經濟較快增長、高技術產業持續向好、消費品市場持續回升等特點。

成都銀行依託區位優勢,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省市發展規劃,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理念,深度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重點產業,積極賦能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聚力推動成都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助力成都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城市核心能級,實現與實體經濟共榮共贏共成長,各業務板塊取得顯著發展成效。

在公司金融業務領域,成都銀行緊抓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發展機遇,持續爲省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民生工程項目、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等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爲城市發展能級提升提供穩固的金融支撐。成都銀行還積極響應成都“立園滿園”行動,助力打造“3+22+N”產業園區體系,通過創新金融產品供給、優化產融對接模式、深化金融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向園區聚集、企業向園區集中、服務向園區集成,從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園區中拓展基礎客羣,推動優質資產項目落地。

在公司金融業務的帶動下,成都銀行在資產端的表現可圈可點,截至6月末成都銀行貸款總額8346億元,較年初增長921億元。據國投證券、招商證券相關研報分析:上半年成都銀行對公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9.09%,增速環比提升1.40個百分點,二季度淨增長244億元,佔信貸總額單季度增量的89.65%,投放情況好於去年同期。上半年,成都銀行貸款總額同比增長高達17.93%,環比回升1.07個百分點,在行業整體信貸增速放緩的趨勢下實屬難得。

在小微金融業務領域,成都銀行積極開展“潤園惠企”金融行動,依託成都市“3+22+N”產業園區體系組建園區服務專班,聯合各園區主管單位開展產品宣講、政策解讀等活動10餘場,主動上門對接企業需求3000餘戶。該行還聚焦糧食安全戰略,圍繞“天府糧倉”建設持續推動涉農金融服務,持續優化涉農產品,加強“惠農貸”等拳頭涉農金融產品推廣,藉助“農貸通”市級平臺強化三農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速度。

在個人金融業務領域,成都銀行持續深化“市民銀行”品牌建設,全力打造差異化、特色化金融服務體系,爲市民提供便捷多元的金融服務。該行持續豐富存款、理財等產品貨架,深化客羣分層分類經營,打造差異化場景營銷策略,強化AUM一體化營銷能力,切實滿足城鄉居民多元化金融需求。成都銀行還積極響應國家提振消費的號召,結合政府貼息等政策加大消費信貸投放力度,以效率提升與體驗優化爲抓手,在有效滿足居民日常消費、教育醫療等多元需求的同時,推動擴大個人金融客羣,通過“精耕細作”提升業務質效。

在零售銀行板塊的合力下,上半年成都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同比增長26.13%,個人住房貸款也實現了11.67%的穩健增長,帶動總的個人貸款實現了12.85%的增速,推動零售業務穩健增長。與此同時,據國投證券研報分析,隨着零售存款佔比增加、存款重定價推進及存款掛牌利率下調,上半年成都銀行計息負債成本率爲1.98%,較2024年下降24個基點,有效緩解了息差壓力。

“五大特色金融行動”做好“五篇大文章”

成都銀行在資產規模穩健增長,經營效益穩步提升的同時,堅持以“五大特色金融行動”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促進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科技金融方面,成都銀行圍繞成都市16條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開展深度調研,加大入圈上鍊優質企業拓客力度,持續完善“專營機構+專業團隊+專項授信+專屬產品”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聚焦科技企業培育,推出“科企貸”“秒貼寶”系列產品,更好地滿足科技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金融需求。

綠色金融方面,該行加大對綠色產業、傳統產業轉型等領域的金融支持;深入開展綠色金融服務專項行動,優化“川碳快貼”專項支持工具;積極創新綠色金融服務模式,精準服務綠色企業和項目;用好綠色金融債和銀行間市場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支持區域節能減排重大項目高質量發展。

普惠金融方面,積極開展“潤園惠企”金融行動,依託成都市“3+22+N”產業園區體系,主動上門對接企業需求。深度參與“天府系列產業貸”建設推廣,深化“銀稅互動”信貸服務,推出園區物業購置專項貸款,優化供應鏈金融服務。主動承擔押品評估等相關費用,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積極響應國家提振消費的號召,結合政府貼息等政策加大消費信貸投放力度,有效滿足居民日常消費信貸需求。

養老金融方面,持續推進網點適老化基礎設施和服務標準化、示範化;提升線上渠道服務水平,推出適老版手機銀行APP、大字版“微銀行”小程序,爲老年客戶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深化社區適老泛金融服務,聯合社區開展金融活動,提升老年客羣的金融獲得感。

數字金融方面,該行以數字化轉型爲核心,投產了智慧投行系統、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系統和會計運營風險管理平臺等信息系統,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推動金融服務提檔升級。截至6月末,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戶數1057戶,金額超213億元。

成都銀行表示,下半年將進一步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裝備、航空航天、新型顯示、新能源、醫藥健康等重點產業建圈強鏈,着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與資金鍊深度融合,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加大製造業信貸投放力度,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該行還將不斷做實做細小微金融服務,深化零售金融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業務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