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會 | 世運會首金得主是位機器人工程師

新華社成都8月8日電 題:世運會首金得主是位機器人工程師

新華社記者劉暘、田光雨、陳地

成都世運會首金得主、瑞士徒步定向選手裡卡爾多·蘭坎有一份兼職工作——機器人軟件工程師。

“很慶幸我有一份靈活的工作,公司允許我在家辦公。有時我要去辦公室,測試機器人。”29歲的蘭坎說,“我每天訓練兩次,工作半天。我喜歡工作,但某段時間裡,我會把運動看得更重。參加定向運動可以爲我的生活打開新維度。有些時候,我必須放空頭腦,然後做一點工作,再接着訓練。”

定向是起源於瑞典,流行於北歐等地的戶外運動。運動員在陌生的區域,往往是山地、田野、森林、湖泊等複雜地形,憑藉地圖和指北針,按圖索驥,到設計的點位打卡,用時最短者獲勝。

蘭坎在當天男子中距離決賽的成績是45分22秒。由於定向比賽每次選擇地區、地形、線路等都不相同,所以該項目沒有世界紀錄,運動員對每次比賽成績也沒有精確的預期。蘭坎對拿到首金頗感驚喜。

“我今天的策略是一開始不要太快,熱身時間比平時要短,保持自己的節奏。中距離不是我最擅長的,能贏得(成都)世運會第一枚金牌,我感到非常自豪。”

瑞士定向隊今年年初開啓世運會參賽選手選拔,蘭坎半年前得知自己有機會到成都來比賽。

“成都的聯繫人告訴我這裡夏天溼熱,我做了很多準備。”蘭坎說,“我提前三天抵達成都,適應這裡的天氣和地形。我覺得自己做得不錯。”

定向賽場在賽前是封閉保密區域,保證所有運動員在同樣陌生環境中公平競賽。蘭坎稱讚這裡的組織銜接工作“嚴絲合縫”,看到定向運動吸引很多媒體和觀衆關注,他覺得非常驚訝。

“瑞士是個‘小國’,通常我們在一個地點很難聚到很多人,尤其是在定向賽場。這裡很不一樣。”蘭坎說,“和田徑等運動相比,定向是小衆項目,但很多瑞士人都知道,我們在學校會學習這些。”

自2001年成爲世運會項目後,到本屆世運會開賽前,定向共產生26枚金牌,瑞士隊奪得其中的10枚。8日,瑞士隊再添兩枚金牌。蘭坎的隊友埃伯索爾德奪得女子中距離冠軍。

蘭坎覺得定向運動最吸引人的魅力在於其“不可預知性”。

“開賽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要面對什麼,直到你拿到地圖出發,就像是一場冒險。”蘭坎說,“最挑戰的是要在未知環境中集中注意力,堅持到最後。你可能感覺自己做得不完美,但是你也不知道你的對手做得怎樣,必須到結束那一刻,一切才揭曉。”

蘭坎還“透露”了他的進步心得:“我參加過很多訓練營,尤其要適應不同地形和氣候,從中獲得很多經驗,知道怎樣快速讀懂地圖,適應各種線路設計風格,在打卡點間找到最合適的線路。”

本屆世運會定向項目設置5個小項,包括男子、女子中距離(8日),男子、女子短距離(10日),以及混合短距離接力(11日)。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80名選手參賽。

蘭坎接下來還要參加男子短距離和混合短距離接力比賽,9日是他賽間唯一能休息的一天。

他說:“我想去看大熊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