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珍否認說過「要飯的」 徐宗懋:公費補貼易成政治宣傳

陳玉珍今(19)日出面澄清,她沒有說過「要飯的」這句話。(取自中天)

徐宗懋認爲,文化事業要學習市場機制,如果用公費補貼,很容易變成政治宣傳,併產生既得利益團體,這對文化產業絕對是傷害。(取自中天)

立委陳玉珍提案刪除23億公視預算,17日協商後確定提案刪除2300萬。接着她在《離島出版》創辦人何欣潔的貼文稱「丟掉那隻要飯的碗」。陳玉珍在臉書澄清,她根本就沒有這樣說,只是貼了一篇文章,請大家好好閱讀一下,而這句話是徐宗懋先生說的。徐宗懋澄清,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經說,「就算再窮,也不會拿一隻要飯的碗!」徐宗懋認爲,文化事業要學習市場機制,如果用公費補貼,很容易變成政治宣傳,這對文化產業絕對是傷害。

陳玉珍今(19)日再度親上火線指出,公視預算從9億元大幅增加到23億元,有浪費的可能,後來請文化部說明如何運用,後來也調整刪減幅度。

她表示,公視的經費是納稅人的錢,過往公視補助的相關影片,例如「聽海涌」,是用納稅人的錢抹黑臺灣人,把先人的歷史完全抹黑栽贓,還涉及侵犯著作權。

「我非常尊重文化人」,陳玉珍直言,文化人不應該受意識形態的綁架,政府給補助時,不應該排除意識型態跟執政黨不同的文化人。

至於有很多文化人提到「要飯的」那句話,陳玉珍澄清,這句話是徐宗懋先生說的,她也特別邀請徐宗懋親自接受訪問。

徐宗懋表示,他看到「聽海涌」導演孫介珩出面寫一篇文章叫做「記住這個日子」,於是他也撰一篇長文反駁,整個題目是「請丟掉那隻要飯的碗 — 駁斥孫導演的『記住這個日子』」,重點在說,很多各行各業都是生意,爲何影視業得天獨厚,可以擁有補貼?這對其他行業不公平。

「爲何用要飯的碗」?徐宗懋解釋,他曾看到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經說,「就算再窮,也不會拿一隻要飯的碗!」這印象很深刻,因此他認爲,文化人要鍛鍊自立自強的精神。媒體、旅遊、餐飲等都是生意,爲何影視業可以獨得資源?這不公平。好萊塢、韓國影視業也都沒有補貼,否則到最後不是贏得市場的支持,而是贏得2、3個評審委員的支持。而影視娛樂是要讓大家喜歡,當商業機制消失,這不是好事。

徐宗懋強調,他負責任地主張,文化事業要學習市場機制,如果用公費補貼,很容易變成政治宣傳,併產生既得利益團體,這對文化產業絕對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