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予/睡衣與洋裝

睡衣與洋裝。圖/AI生成/劉得

如果有天當我老去,記憶沉澱在河牀底部,孩子是否會買一件百元的睡衣,讓我當外出服?

數週前,外子在市場爲婆婆挑了一件清爽的洋裝,黑底布面滿是各式大象圖樣,其中幾頭大象背上還坐着騎象者,令我想起「象與騎象人」的譬喻──大象代表人類衝動、直覺的思維繫統,騎象人則代表意志與理性,努力引導大象前行。兩者原應相互制衡、維持平衡,但日子久了,強壯的大象往往奪走主控權,理性落得疲於追隨。

公公過世後,婆婆的大象愈來愈強壯。她不再洗澡,不再洗衣,身上長期泛着酸腐氣味。這日我們前去拜訪她,她身上穿的是兩週前那件黑底白象的洋裝。兩週前拿給婆婆時,以「試穿看看是否合身」爲由,讓她換下一身已然泛黑泛臭的舊衣。當日婆婆很開心,覺得這件新衣既寬鬆又涼快,穿起來如仙女般輕飄飄的。再次拜訪,我們看見她仍穿着那件洋裝,白色的大象很多都已泛黃變色,隨着蹣跚步履飄散一股濃濁難耐的酸臭。

婆婆的大象讓她緊抱各種不變與習慣:腰身鬆到會脫落的舊褲子、刷毛變形的牙刷、破碎綻須的毛巾、黴黑黏膩的抹布、無底裂邊的鞋子、洞穿五指的襪子……她拒絕使用水火電相關設備,能冷食絕不熱食、能無水清潔就不轉開水龍頭,家中觸目所及的插座上三個孔洞空空地笑着。此外婆婆更恐懼由外而入的異動,每日緊閉門窗,只因擔心賊人闖入警衛森嚴的社區,翻入她所居住的高樓層。

「怎麼辦?」晚輩收到了社區熱心人士的反映,堅持不該再讓婆婆獨居,然而婆婆很久以前就無法接受家中多出任何一個呼吸,孫兒輩難得從遠鄉前來探望,也必須自行尋覓旅館。在婆婆的小王國裡,變化是不容許的存在。

我和丈夫商量:「先從去除異味着手吧!買便宜的洋裝,每隔兩週直接丟棄。」之後,每一次上市場,除了買菜,我和外子會留心各種服飾攤,找尋簡便的洋裝。這日正巧看見一杆子與上一件洋裝類似的服飾,花色尚可,材質也算輕軟舒爽。結帳時收銀小姐說:「睡衣,一百元兩件,共兩百元。」原來這不是外出的洋裝,而是睡衣。我們竟給婆婆買了睡衣當外出服!

我們沒有退換衣服,沒有對婆婆解釋。她穿得自在,她不在意,她也不會分辨。這些柔軟的睡衣,有如象的皮膚,披覆着她如儀式般不變的生活。而我們,不正是氣力漸竭的騎象人?握緊繮繩,只求大象別把日常完全踏碎。

有時,我會想起年輕時長年在東瀛工作的婆婆,每次返臺總會帶上最時髦的童裝給三個孩子。老照片裡,小小的身影穿着剪裁合身的體面洋服,笑得燦爛耀眼。而今,換我們爲她挑衣。是睡衣也好,是洋裝也罷。穿得下,穿得住,穿得乾淨,就是我們此刻所能給她最大的體面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