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快評》當罷免成爲新興投資和職業時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中)。(本報資料照片)

曹興誠三點都露、吸着特殊捲紙煙和大陸女友親密合照的腥聞,鬧得沸沸揚揚,這才發現,曹董事長日理萬機,賞骨董、賞女友、賞黑熊,居然還是罷免國民黨籍立委徐巧芯的領銜人呢!

這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究竟,發起罷免立委的各路提議人(領銜人),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立委候選人有資質限制,但罷免案提議人的資格限制,僅僅是「現役軍人、服替代役之現役役男或公務人員,不得爲罷免案提議人。」不嫌草率嗎?立委選舉,候選人的資質履歷,需刊登於選舉公報,那麼,罷免案領銜人的資質履歷,是不是也應該公諸於衆、刊印在「罷免公報」上呢?

眼下,兩岸情勢晦暗不明,通貨膨脹,物價飛騰,薪資凍結,眼見經濟大蕭條即將來臨,什麼樣的人,竟然還能優遊江湖,穿梭市井和網路,提議或領銜罷免他們看不爽的立委?

提議人和領銜人若是都像曹興誠那般多金風流,好刷存在感,也就罷了。反之,提議人和領銜人若是沒有固定工作,沒有正當職業,無房無車又無薪,連自己都養不活了,憑什麼提議或領銜罷免選區裡的立委民代呢?

常理判斷,上有父母,下有妻兒,有正當職業,朝九晚五,終日奔波爲五斗米折腰的男女,哪裡有時間去操心罷免某人呢?哪裡有時間去提議領銜搞罷免呢? 若是有錢人或是隱性富豪,他們是現實體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低調發財享福都來不及了,又怎會拋頭露臉搞罷免?

假如,罷免案的領銜人,都是熱心公益、堅決維護社會正義的有識之士,那麼,可不可以公開他們的履歷和資格,讓大家瞧瞧,他們領銜的罷免案,有理無理?能不能說服大衆?

罷免,其實是一種羣衆運動。研究羣衆運動的政治社會學者,早有定論。中產階級參與羣衆運動的成本效益不成比例,因此,羣衆運動裡很難找到中產階級的影子。中產階級,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有正當職業,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不易受人煽動,薄有資產,禁不起狂風暴雨的政治運動。他們參加羣衆運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從成本效益和利己的角度思考,中產階級對羣衆運動,自然傾向於說不。

如此說來,罷免案的提議人和領銜人的輪廓(Profile),也就浮現了!不過,美國川普掌政後,新情勢出現,搞罷免的提議人和領銜人,他們的資質,似乎有了下列新的疑慮:

接受國外勢力,如USAID,索羅斯基金會金援的組織成員,可以擔任罷免提議人和領銜人嗎?涉及親中豔照門的嫌疑人,可以領銜罷免嗎?領銜人可以是媒體工作者嗎?可以接受政黨的金援嗎?大富豪可以金援多個罷免提議人和領銜人嗎?各黨研擬中的比照政治獻金的「罷免募款」,合理嗎?會不會變相鼓勵罷免買票呢?會不會造就以罷免爲職志的「職業罷免領銜人」呢?沒有正當職業、遊手好閒的羅漢腳,甚至是參與犯罪組織的人,可以提議和領銜罷免案嗎?

當罷免成爲一種投資,成爲一種職業時,臺灣民主政治的明天,是會向上提升呢?還是繼續向下沉淪?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