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時評丨王暖暖離婚亟待破局,不要讓程序成爲二次傷害

2019年6月9日,懷孕5個月的王暖暖被丈夫俞某東推下懸崖,奇蹟般被救活。然而,案發已過去快5年,然而她和俞某東的婚姻關係至今未解除。經歷了生死劫難,卻還要跟兇手維持婚姻關係,離婚怎麼這麼難?近期,這個話題引發熱議。

2023年6月,泰國法院判處俞某東有期徒刑33年零4個月。同年9月,王暖暖委託律師向法院提交了離婚起訴書。法院立案後,遲遲都沒有通知開庭的消息。代理律師表示,按照程序,可能需要等到俞某東服刑完回國後才能開庭,彼時王暖暖已經70歲了。

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離婚訴訟,還是關乎一個遭受重大傷害的女性是否能夠真正獲得解脫的典型案例。想象一下,一個被丈夫推下懸崖,失去腹中胎兒的女性,在經歷了生死劫難之後,卻要因爲程序性障礙,被迫與施暴者維持婚姻關係長達三十多年,這本身就是對正義的莫大諷刺。

法律專家表示,起訴離婚的案件,當事人原則上要出庭。俞某東在泰國服刑,訴訟文書的送達和出庭都是很大難題,本案中的情況在國內沒有先例可循。在特殊案件中,是否可以突破傳統的訴訟程序框架值得我們思考,法律並非鐵板一塊,它應當具備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民事訴訟法中關於缺席判決的規定,是否能作爲突破口?

從王暖暖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法律體系在面對極端情況時可能存在的侷限性和滯後性。法律是社會的基石,應當隨着社會的發展和變化而不斷完善和調整。王暖暖如今已用輔助生殖技術孕育了一個孩子,目前因爲與俞某東的婚姻關係還在存續期間,孩子上不了戶口。王暖暖不能再無休止地等待下去了!法律如何更好地保護受害者的權益,如何更高效地處理類似複雜案件,成爲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秦淮法院已經將相關情況向上級法院彙報,並等待最高人民法院的反饋意見。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法律體系正在試圖尋找解決這一困境的途徑。真正的法律智慧,在於堅持法律原則的同時,能夠因特殊情況作出富有同理心的處理。我們期待王暖暖能順利離婚,擁抱新生活,不要讓程序成爲她的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