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批高雄多起停電應改善 臺電:提升饋線監控效率

臺電針對低壓管線不良,進行更換作業。圖/臺電提供

高雄市近期發生停電事故,市長陳其邁要求臺電提升電網韌性;臺電高雄區處對此表示,目前已加強提升巡視及地下電纜檢測等例行工作,讓停電事故防患於未然,臺電高雄區處也斥資10億元,全面建置饋線資訊監控設備,努力在停電事故發生後縮短覆電時間,臺電會繼續努力提升高雄地區供電韌性。

高雄區處表示,高雄地區2015年至2024年,每年平均停電數減少4.4%,今年1至5月與去年同期相比爲相同件數,並無增加。爲應對夏季用電高峰,將加強鳥巢巡視與樹木修剪,每週安排至少2次維護性改善工作,進行測溫異常改善、裸露處被覆化及不良設備汰換,針對產業園區及商圈等區域,用紅外線、紫外線儀器進行預防檢測。

此外,爲防範地下電纜提早劣化,臺電計劃於今年添購一臺價值約380萬元的VLF TD電纜檢測儀器,以提升檢測精確度及效率。高雄區處表示,高雄區處饋線總數達728條,爲提高停電事故後的轉供覆電速度,今年6月4日已完成饋線全面自動化,布建2511具饋線資訊末端監控設備,總投資金額5.6億元。

末端監控設備是當配電系統發生事故時,可由傳統人工操作,改由調度中心進行遠端監控與自動化調度,明年起至2031年將再新增1912具監控設備,預計投資4.3億元,進一步強化配電系統的韌性與事故應變能力。

臺電高雄區處解釋,經盤點上月發生的停電事故,除5月9日屬超高壓發生的電壓驟降事故外,其餘均屬區域性停電事故包括2起變壓器事故、4起地下電纜故障、1起接戶線燒損,以及6日旗津二次變電所比壓器故障停電事故,均屬設備故障,與能源配比無關,更非缺電問題所致。

區處解釋,由於臺電多數設備皆設置於戶外,加上高雄市區鄰近港區、地勢低窪,地下配電線路與設備長期處於潮溼及高溫環境,易加速劣化;再加上夏季用電負載攀升,纔會導致設備故障率上升。

臺電在配電室更換老舊開關。圖/臺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