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力促綠色融資 納亞資中心高雄特區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亞資中心高雄示範區的運作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就是希望針對臺商在國外的資金,回到臺灣,投資國內企業,讓我們國內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圖/本報資料照片

更多《面對面》新聞請上工商時報官網

高雄市長陳其邁專訪談話摘要

行政院與金管會極力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區,已有14家金融機構與高市府簽約進駐,近期又有10家金融機構洽談中,未來的運作模式跟新加坡、香港不同,而是我國的改良版,希望引進臺商在國外的資金,進行國內投資。至於綠色金融,則是高雄示範區向金管會爭取納入重點項目,希望建立對高雄高碳排企業的綠色融資機制,協助產業淨零轉型,因爲碳排市場就在這裡,企業需求也最大。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區的推動過程,「從頭講下去,就太長了」,因爲,在前總統蔡英文的時代,就開始講到現在,最大的不同,是過去關注的重點在資本市場的嚴格管制之下,如何讓臺商豐沛的境外資產匯回臺灣,發展我們的金融服務業,然後再去國外做投資,想要進到國內的資本市場,則有很多限制。

運作模式是「改良版」

不過,現在亞資中心高雄示範區的運作,金管會、國發會的想法,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就是希望針對臺商在國外的資金,回到臺灣,投資國內企業,讓我們國內企業有更多的資金。

只是運作模式,跟香港、新加坡不同,跟日本模式比較像,是改良版的,由於我國金融業長期受到高度監管產業,重視風險管理,在內控與資安的規範下,業者期待試辦業務,應有更多彈性的法規調適,來發展多元的金融服務,因此,金管會整合銀行局、證期局與保險局業務,透過調整監管架構、推動試辦計劃、強化數位保險發展等政策,目前已鬆綁32項法規與業務,2年內目標預計完成54項。

金管會已在今年4月1日公告「金融業申請進駐地方資產管理專區試辦業務作業原則」,開放金融機構遞件申請,預計7月正式營運,這次開放38項試辦業務,涵蓋銀行、投信、投顧、證券商及保險業等,擴大發展臺灣資產管理業務。

在空間使用上,金融業也需有一定的規模,因此,高市府考量高雄市中正路過去做爲高雄重要金融街的歷史脈絡,決定擴大「高雄專區」範圍,劃定中正路以南、民族與民權路以西、復興三路以北、亞灣園區以東,在確保市場穩定的同時,爲我國培育具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力推金融科技生態圈

陳其邁指出,近年,高雄營利銷售事業總額連年創歷史新高,發展資產管理中心時機已成熟,今年與金管會合作成立南部第一座的「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已於1月15日啓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也將在7月正式營運,作爲全臺第一處試辦地點,將有助於增加高雄市專業技術人才就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增加資金運用彈性,帶動資產管理產業、會計法律稅務等專業機構、與家族辦公室等金融服務進駐專區,吸引海外資金進入高雄活絡金融市場,形成完整金融科技生態圈。

他說,目前已有14家金融機構與高市府簽約進駐,近期又有10家金融機構洽談中,有一些資產管理公司,來了好幾次,還有一家義大利的公司也來,他們的態度很積極。

臂助高碳排產業轉型

「高雄示範區」的營運項目,除了保單融資、家族辦公室等多元金融商品,高市府目前也正與金管會洽談,納入綠色金融的專案,因爲,金管會也有訂立綠色金融相關的執行規範,而高雄的產業碳排最高,企業對於綠色金融的需求最大,「市場就在這裡」。

陳其邁指出,國內銀行爲了配合淨零減碳政策,都有一定額度的綠色金融業務,但是,怎麼貸款給那些需要的企業?那些計劃比較好?風險比較低?在在牽涉申辦的企業能不能順利拿到貸款,因此,如果參考新加坡的創新機制,將綠色金融納入「高雄示範區」的項目,將對金融機構、高碳排產業、以及淨零減碳政策帶來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