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打卡中國 外國遊客解鎖“賞秋”新體驗

來源:海外網

手持戥秤製作一杯中藥茶飲、漫步華強北點一份無人機送的外賣、用腳步丈量市井煙火……今日立秋,暑熱漸消,隨着中國“免籤熱”持續升溫,今年的“賞秋大軍”中,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用不一樣的方式“打卡”中國。

注重深度體驗的外國遊客不再滿足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他們前往中國各地體驗特色美食、傳統服飾和當地風俗。來自美國的美食博主馬克·維恩斯(Mark Wiens)到訪西安、重慶、成都、昆明、桂林等多箇中國城市,品嚐了當地的特色美食。他認爲中國菜烹飪考究、物美價廉,菜單還會隨時令變化以保證人們吃到最新鮮的食材。“這就是爲什麼中國菜是最好的!”馬克在其視頻中感慨道。

還有外國遊客專程感受中國傳統醫藥的魅力。在北京朝陽麥子店街道,多名外國遊客手持戥秤在醫師指導下“私人訂製”了符合自己體質的專屬茶飲。在重慶醫科大學,來自15個國家的70餘名醫學專業的大學生體驗了鍼灸、艾灸、穴位按摩等多種中醫的特色療法並紛紛點贊,“中醫非常神奇”“對中醫藥的學習學無止境”。

中國不僅僅是一個承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更是一片放眼未來的創新熱土。中國高速發展的科技產品日漸成爲外國遊客的熱門打卡體驗之一。在深圳,巴西博主“Marina Guaragna”對無人駕駛的網約車和掃描手掌支付的自動販賣機讚不絕口,波蘭博主“Homeless Pelican”則在漫步華強北、 體驗無人機外賣後驚呼“這是世界上最具未來感的城市”。享受過先進的中國科技帶來的便捷體驗之後,很多外國遊客便萌發了參觀中國企業和工廠,探索中國科技與中國製造奧秘的想法。“工業遊”由此成爲廣受外國遊客歡迎的新玩法。美國科技博主“Strange Parts”專程前往珠海探訪了一家電子元器件廠商,拍攝了元件生產的全過程,視頻觀看量達到40餘萬次。世界各地的網友紛紛感嘆,“令人震撼”“這些工程師真是才華橫溢”。

目前,來華外國遊客散客化趨勢十分顯著,大多數遊客都傾向於通過自由行的方式獨立探索中國這個充滿未知的國度。這些外國遊客不僅足跡遍佈北京、上海、成都等著名城市,還會追隨近年來國內“反向旅遊”的潮流,前往肇慶、義烏、阜陽等相對“冷門”的目的地。公園、電器城、小吃街、菜市場,都成了外國遊客觀光打卡的高頻地點。我們不難發現,外國遊客所期待的不止遊山玩水,而更多在於去親身體會一個真實、立體的中國。

自由行成爲潮流的背後,是中國帶給遊客們真真切切的安全感。據統計,中國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犯罪最少的國家之一。正如英國博主“Adam&Yaz”在視頻中所說的,“中國非常安全,110%的安全”而這份安全“來自於中國人對彼此的充分尊重”。熱情善良的中國人讓“老外”們將一切擔憂拋在腦後,盡情地探索中國、體驗中國,並最終愛上中國。夜晚隨處可見的露天大排檔與廣場舞方陣、面對攝像設備依然平和微笑的路人,都成爲了中國國際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安全、平和、開放、自信的中國形象正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生根發芽。(海外網 李驛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