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圖/記者徐文彬攝,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要改善顏面衰老,重點包括皮膚、軟組織流失、筋膜提升,而現今常見「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

陳建宗說,只要活在地球上,每天都在逐漸老化,因爲抵抗不了地心引力,年輕時皮膚是有彈性的,臉上有很多筋膜,包括眉骨、臉頰等,這些可以幫助撐住皮膚組織,但年紀大筋膜也會失去彈性,就會讓皮膚軟組織往下垂。

他進一步說明,顏面衰老包括「擡頭紋、額頭皺紋、眉毛下垂、八字眉、魚尾紋、三角眼、淚溝、法令紋、臉頰/嘴角下垂、雙下巴」等,主要是年紀大眉毛、眼皮會沒有力量,慢慢下垂,這時就必須靠擡頭紋把眉毛提升。

另外還有皺眉肌,有些人皺眉肌作用特別厲害,甚至肌肉特別發達,就會持續呈現皺眉樣態。而八字眉的部分,主要是外側比較少支撐,所以外側下垂會比內側快,進而產生八字眉或三角眼。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舉辦健康講座。

在手術方面,傳統的「臉頰拉皮術」是從右耳到左耳開一條「高速公路」,把皮拿掉一些,然後往上拉,同時也要處理一些肌肉作用,但缺點就是頭頂會有一條高速公路,而現在也有「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會在髮際線內做5個切口,做骨膜下剝離,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但髮際線>6釐米,就更困難)。

陳建宗說,要讓臉部回春有很多方法,現今也有很「非侵入性」方法,例如雷射、電波、超音波,但非侵入性不可能沒有風險,很多人在做的時候,都會希望能量強一點,但又怕痛,所以就會使用舒眠麻醉,不過如果沒有疼痛反應,醫師可能使用能量太多,就會導致斑馬紋、起水泡等副作用。

陳建宗強調,抗老是現代很多人追求的,不過其實醫學上只是幫助大家變得比較年輕,不是讓時間停止,因此逆齡不是維持不變,只是改善顏面衰老狀態,重點包括皮膚、軟組織流失、筋膜提升,不管是要進行非侵入或侵入性手術,一定要跟醫師好好溝通。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