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老店靠「花生皮」營業額暴增3倍 業者笑:多繳很多稅

以「花生皮」開發新品的金弘麻油花生行,營業額比去年同期2個月增400萬元,直接飆升3倍,業者笑稱,多繳很多稅金。(謝佳潾攝)

以「花生皮」開發新品的金弘麻油花生行,營業額比去年同期2個月增400萬元,直接飆升3倍,業者笑稱,多繳很多稅金。(謝佳潾攝)

屏東縣政府19日發佈113年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地方型SBIR)成果,有17家廠商完成創新研發,帶動約2600萬元研發投入並促成逾6100萬元投資。(謝佳潾攝)

屏東縣政府發佈113年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地方型SBIR)成果,有17家廠商完成創新研發,帶動約2600萬元研發投入並促成逾6100萬元投資,當中以「花生皮」開發新品的金弘麻油花生行,營業額比去年同期2個月增400萬元,直接飆升3倍,業者笑稱,多繳很多稅金。

金弘麻油花生行執行長、第三代傳人黃築憶指出,金弘是潮州老店,由她阿公阿嬤創建,至今已有60年曆史,在地很多店家的花生餡料都是由他們店提供,而會以「花生皮」開發新品,也是因爲顧客的回饋。

黃築憶說,照一般印象來說,花生皮爲廢棄物,通常就是丟掉處理,但一直以來都有顧客詢問有沒有花生皮可以給他們,因爲醫師說可以泡茶來喝,這讓她一直很好奇「花生皮的價值」,因此在得知政府有地方型SBIR計劃後,便申請計劃以「花生皮」爲主題開發新品,結果令人驚豔不已。

黃築憶表示,新品除有搭配茶葉及花茶,以茶包的形式融入花生皮,方便消費者使用外,同時還開發2款富含花生皮的茶點,獨特的口感和風味,與傳統商品相比有其獨特性,在攝取花生皮的養成分同時也不會攝入過多花生的熱量與油脂,符合現階段低熱量飲食的需求。

「多繳很多稅金!」黃築憶笑說,新產品在今年6月推出後大受歡迎,不僅營業額比去年同期2個月增400萬元,業績更是直接成長3倍,對傳統產業來說,是轉型的一大助力。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屏縣府從97年推動地方型SBIR至今已邁入第18年,累計補助超過百家中小企業,總投入金額逾3億元,當中113年度共有17家廠商完成創新研發,帶動約2600萬元研發投入並促成超過6100萬元投資,合計完成58項產品與服務開發,成果相當豐碩。

周春米進一步指出,爲展現豐碩成果,特別邀請業者從19日起至21日於屏東西市場舉行成果展,讓更多人看見屏東在地產業的創新能量,也鼓勵更多企業投入研發與創新行列,共同推動屏東產業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