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徵稅收挹注長者公費疫苗 專家分析「加強型流感疫苗」效益高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前疾管署署長張峰義。(圖/資料照)

記者洪巧藍/採訪報導

去(2024)年政府稅收超徵 5,283 億元,除了普發現金建議外,外界也呼籲應用於公衛醫療領域。專家指出,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考量成人預防醫學需求,建議將部份超徵稅收挹注疫苗基金,進一步做爲65歲以上長者專用的「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公費採購之用,因爲其對65歲以上長者保護效益優於一般疫苗,還能減輕醫療負擔。在賴清德總統就職滿週年前夕,專家也呼籲「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應討論成人疫苗政策,才能往「健康臺灣」目標前進。

疾管署公佈去年65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接種率爲43.9%,較前年同期低;而進一步根據疾管署的流感監測,自去(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今(2025)年3月底爲止,累計1,176例重症病例,其中就有近六成是65歲以上長者。顯示提升長者免疫保護力是當前亟需重視的公衛醫療議題。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前疾管署署長張峰義表示,65歲以上長者一旦得到流感,重症住院比例高,影響醫療層面大。他回想,每年冬季因爲流感疫情升溫,年長者遭受感染送急診、住院,甚至住進加護病房等場景就會重現一次,不僅增加病患與家屬醫療支出也加劇醫療體系壓力。

張峰義指出,爲了降低長者重症風險與醫療體系負擔,各國流感疫苗政策特別重視「65歲以上」的年長族羣,目前包含美英等國已不建議65歲以上長者,使用一般流感疫苗,而是全面改用或優先推薦長者接種「佐劑」或「高劑量」的「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這是因爲一般流感疫苗對長者的保護力僅4成左右,而「免疫加強型」疫苗能大幅提升長者體內抗體濃度且有長達約1年的保護力。

除了提升個體保護力,張峰義進一步從羣體角度分析。他指出,在使用一般流感疫苗的情況下,即便國內65歲以上人口施打率達到50%,可獲得的羣體保護力也僅約有25%;但如果使用「免疫加強型」疫苗,一來新型疫苗可望拉昇長者接種意願,再加上顯著的保護效力,整體保護力至少超過70%。換言之,使用「免疫加強型」疫苗的保護效益,可成長達2倍之多,會與一般流感疫苗形成明顯差距。

若以醫療經濟學角度來看,張峰義指出,「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的價格跟其他如帶狀皰疹疫苗等動輒上千元的疫苗相比,不僅相對經濟實惠也是降低成人重症、死亡風險,最有效的公衛策略,可說是「物超所值」、「俗又大碗」。

然而國內公費疫苗預算有限,因此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在規劃採購新增疫苗項目時,往往只能等待預算充足才能導入新型疫苗。張峰義提醒,如果能以超徵稅收或立院將審議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中的健保200億撥補預算,挪用部分經費來支持「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納進公費,不僅能有效增加長者保護力,同時也能減輕整體醫療負擔,對推動「健康臺灣」願景來說,絕對是具公衛效益且有實質幫助的政策建議。